「不缺席的父愛」
康信忠傳道
經文:路加福音 15:11-32
前言:
今天的經文(路加福音15:11-32),是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喻-浪子回頭的故事。今天我們要從我們的天父-一個父親的角色來分享這個比喻要帶給我們的訊息。 本文:
【比喻當中三個角色的簡介】
1. 小兒子(放蕩不羈)
比喻一開始以小兒子要求父親分家產作為開始,就已經將他定位成為負面形象-浪子。當一個做兒子的要求還沒有離世的父親分家產,不僅嚴重的違背了當時的律法條例,更是大大的損害了父親的尊嚴。但是他為了一己之私,心早已被外界那些花花世界,自由自在的生活給蒙蔽了,所以也不在乎這些規矩了。更甚者,他根本不喜歡他老爸給他安排的這個家庭,想要自己作主。 2. 大兒子(自以為是) 大兒子的角色卻是常被忽略卻又是真實的存在。他對小兒子在所作所為非常生氣,認為小兒子跟他這個常常常陪伴在父親的身邊,辛苦付出的人而言,小兒子的罪根本是大到不可原諒,無法赦免。 3. 父親(愛心與耐心破表) 這個小兒子的行為可以說是公開羞辱他,不只讓祖宗的家業不能留存下來,更是做出叛國叛教的行為,但是他還是答應小兒子的要求。
【他們遇到挑戰時如何回應?】
1. 小兒子-主動回歸
小兒子為甚麼要離家出走呢?究其因還是想要爭取自己的主權,他想要自己作主。等到他潦倒落魄時,他醒悟過來,想起家鄉的好,適時回頭,主動回到家中。 2. 大兒子-自傲的心 大兒子看到了小兒子的回來卻是非常而「生氣」。大兒子的心被自以為義、自傲給蒙蔽了。他想要得到全部,認為自己所做的是付出全力,殊不知完全缺乏接納和體諒的心。因此不只指責小兒子還抱怨父親的處理不公,他的心中可以說是看不得別人的好。 3. 父親-全方面的愛(多層次的內心) 這個父親對他的兒子所作所為,用耐心回應他們的不成熟、用行動表示對他們的關心和以愛心接納兒子願意悔改的心。這些可以說是給我們在地上的為人父母者,尤其是父親做出一個好的示範。 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一輩子的。雖然平常很習慣會由媽媽來關懷,但是我們當父親也不要忽略或怠忽我們當父親所應該要做的部分。當父親的要學習如何尊榮自己的小孩。關心他們的內心靈性上的需求。正面看待孩子的改變。
【今天經文帶給我們的啟發】
1. 我自己是否是小兒子?
我是否常任性而為,常為外界所引誘?做錯事是否可有勇氣再次面對?當罪人知道悔改,主動回到主的道路,這才是小兒子的部分對我們的提醒。 2. 我其實是那位大兒子? 大兒子會如此生氣,其實是大兒子只想到堅持公義、公平的基本原則,還是常常認為我們是被錯待呢?卻忘了我們能夠接受福音其實是主的恩典。當大兒子一生氣時,就會掉入自己的負面情緒當中,就會被憤怒沖昏了頭,我們千萬要謹慎,切勿重蹈大兒子的覆轍。 3. 體會天父的心 今天耶穌用一個當時猶太家庭處境的比喻去強調天父上帝的愛。耶穌對這父親的描述著重在上帝主動的愛,我們是否也可以學習這個天父的心,讓自己學習成為一個為父的模樣。同樣我們在世上並沒有感受到父愛時,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天父是無所不在,祂對我們呈現出那份不缺席的父愛,也成為我們學習的模範。
結論:
我們人都是軟弱的,我們都是成為父母以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雖然地上的父親的愛有時會令我們失望、有時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從天父領受那測不透的慈愛,他必定不會讓我們失望。我們都是大兒子和小兒子,唯有謙卑自己,注目看神,我們心中的傷痕才能得以被撫平和安慰,因為只有祂能夠給我們那永不缺席的父愛。
禮上網來討論題:
1.今天的比喻當中,你是否有看到那些內容跟罪、悔改和天父的愛有關呢? 2.你覺得小兒子的放蕩生活和大兒子自傲的行為給你那些提醒和警惕? 3.今天的比喻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請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