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所做的事都好
林美香牧師
一、信心領我們朝見主
經文的大意說到耶穌在與法利賽人辯論潔淨與不潔淨的傳統之後,就越過巴勒斯坦北部邊境進入外邦人的地區,為了避免引起眾人的注意,他就進了一家去,當下有一位急需幫助的敘利亞腓尼基婦女找到了耶穌,她見了耶穌就跪伏在他腳前,懇求耶穌趕走女兒身上的邪靈,沒想到耶穌居然說:「讓兒女們(以色列人)先吃飽,拿兒女的餅(上主的恩典)給狗(外邦人)吃,是不對的。」耶穌以此來拒絕婦人的請求,他稱婦人是狗,聽起來好像貶抑婦人,原因是:當時猶太人視外邦人為不潔之物,就像狗一樣,雖然婦人聽到耶穌稱她為狗,但她仍緊緊的抓住耶穌,期待祂能救她的女兒,因此,她很有智慧的回答說:「主啊,就連小狗也會吃主人掉下來的碎屑。」意思是:我不用全部的恩典,只要把剩餘的恩典給我就可以解決我的問題了⋯⋯,她的回答顯然觸動了耶穌,也說服耶穌並應允了她的請求醫治了她的女兒,(在太15:28平行經文: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婦人回去後,看見女兒已經躺在床上,鬼已經出去了。我們看見因這婦人堅持不懈的信心,使她和女兒都得著救恩。之後,耶穌繼續他的旅程,他穿越低加波利地區,那裡的人聽到耶穌來了,就把許多病人帶到耶穌那裡,耶穌醫治了一個耳聾結的患者,7:35說:他的耳朵就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眾人見到都驚奇的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儘管耶穌要求他們不要傳播這個消息,但祂的神蹟還是被廣傳。我們看見耶穌對外邦人心存憐憫的作為,使救恩臨到外邦之地。
二、偏見領我們遠離主
現實中生活中有很多人被現實環境所壓傷,他們的痛苦沒有被接住的,有些人無法勝過這壓力,就選擇尋短⋯⋯,一個痛苦的靈魂非常需要浮木協助他們上岸,好比經文中,被鬼附的女兒她有母親協助,耳聾舌結的患者有人帶他來見耶穌,但他們抓到浮木後,真的能順利上岸嗎?不一定,要看在岸上有誰?太15:22就記載這名婦人見到耶穌時,是不停的喊叫著,她好似拖拉著溺水的女兒想要游上岸,在力氣快用盡時看見岸上的人就大聲呼喊:拉我們一把吧,但岸上的救難大隊的助理,看她穿的救生衣不是他們認可的品牌,就想把她打發掉⋯太15:23經文是說: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門徒看到婦人也快溺水了,怎麼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只想把他打發掉呢?這個行為背後透露的信息是什麼?(可7:3原來,法利塞人和所有的猶太人,都拘守先人的傳統⋯⋯)原來打從他們的父母、祖先出生以來就謹守一個規定:潔淨跟不潔淨的要分開⋯⋯,因為,不潔淨是會傳染人的,在那個時侯的大環境視外邦人為不潔淨的人,法利賽人、猶太長年遵守的潔淨的傳統,使他們對外邦人帶有偏見,舊約沒有這個規定,是文士和法利賽人制定出來的傳統,聖經只有規定祭司吃聖物時須潔淨自己。然而,這些宗教的領袖,熟悉摩西律法,以為他們遵守了潔淨的傳統就能使他們稱義、使他們得救,使他們更靠近上帝⋯⋯他們把自己的傳統文化視為絕對準繩,給予它最高的權威,從神的恩典中墜落了(加五3-4)。卡森說:「人類可言傳的真理,沒有一樣,可以用超越文化的方式言傳」,兄姐們,我們的(家庭、家鄉、國家、種族、教會⋯⋯等等)也都會透過文化環境的塑造,在我的身上養成某種價值觀或偏見⋯⋯,這價值觀或偏見,有可能看起來都是好的,但它們是否把我們帶向耶穌基督,離上帝更近呢?
三、我們需要福音:「祂所做的事都好」
上帝接受我們所有人——不僅僅是「好的」部分,也醫治我們「破碎」的部份,我們需要耶穌基督臨這些地方,可能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等等,邀請耶穌來審視我們以為很好,但郤使我們離祂很遠的部份祈求耶穌拉我們一把,使我們回到祂的心意,我們也需要耶穌在那些我們不喜歡或感到羞恥、自卑的地方來醫治我們來改變我們,使我們經歷到「祂所做的事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