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以色列百姓要開始準備進入迦南地時,摩西對他們耳提面命、諄諄訓誨再三的提醒。當時整個以色列百姓當中也有一些領袖來共同維護生活秩序。先知是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個角色,卻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聖經中的以色列領導階層】
1. 當時以色列的領導階層可以區分為審判官、君王、祭司和先知。
2. 這些領導階層都要依照耶和華的律法來行,以此為依循的準則。譬如審判官不可以屈枉正直、單單看人的外貌和收受賄賂等。
3. 當時的人,如果面對某些特別時刻,譬如天災、人禍(如戰爭時)發生時,心中會異常的不安(當今的人應該也會),非常需要去明白神的心意意念到底是甚麼,因此就會發展出各種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方式來像神表達或祈求,希望能獲得指示與回應,這點可以在不同民族的歷史當中看到一些徵兆。
4. 但是如果這些領袖的所作所為偏離真道時,那麼最後就需要靠著先知來傳達何者耶和華的話,不過誰是真假先知呢?誰說的才算?這部分就必須由聖經的內容來釐清了。
5. 當時能夠流傳下來的除了建築、文物以外,就是代代口語相傳的話語了。此時先知所說的話相對的重要,人們都會留心傾聽,牢記在心。
【有關先知的職分】
1. 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在聖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耶和華會透過異夢、異象或是直接使用話語來啟示或告訴先知,當他有所領受後,再將耶和華的話語傳播給當時的百姓。
2. 當先知將上帝的話語顯示給人時,他會藉著屬靈和諸般的智慧來註解律法、斥責罪行、呼召遵守,讓耶和華的榮耀得以成就。
【舊約當中有關先知的部分】
1. 經文告訴我們,當上帝在當時興起先知時,祂會根據兩個原則,一個是先知必須是以色列人,另外一個則是這個先知的事奉是要以摩西為榜樣的。
2. 摩西可以說是早期的先知,當初十誡的聖約就是摩西在何烈山上接受神的話,並經由他來傳達神的誡命。當時以色列人畏懼直接見到神,深怕因此而滅亡,所以期待在神和人之間有一位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必須延續下去,所以神在此給他們保證,當摩西離世後,他仍會有接替的人選。
3. 摩西是可以和上帝面對面說話的先知,被譽為是先知中的典範。他凡事都從上帝那領受啟示,並曉諭這些百姓,同樣的當百姓背叛上帝時,他又替他們代求免除受罰。
4. 要分辨先知是真是假,聖經告訴我們可以從他所講的預言是否得到實現來檢驗。
【新約當中所論及的部分】
1. 我們如果回到新約當中,就可以知道這段經文所提的像摩西一樣的先知,並不是普通的先知,乃是指彌賽亞先知,這位彌賽亞基督也是人人必須順服的先知。
2. 司提反也用這段節經文來證明說,摩西當時所宣稱的就是彌賽亞。耶穌基督降世爲人,並非是事後才兜出來的說法,乃是神起初的偉大計劃。
3. 耶穌可以說是來自上帝啟示的充份呈現,祂既涵蓋了先前的眾先知,也讓後來的任何先知形式變成不那麼的需要。祂是長遠活著為我們祈求的主,是我們一生當中所有時刻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