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盼望在哪裡?
─從清明思親到復活的生命】
王武聰牧師
印度有一遊民得到德蕾莎修女的照顧,在過世前說:「我活著像畜牲;如今卻能像天使般的死去。」德蕾莎修女說:「看見一個人在愛中死去是一種何等美的事,他的臉上流露著基督完全的平安和愛的喜悅。」深願我們所有過世的親人都在我們很難割捨的愛和充滿永生的盼望中,回到阿爸父的懷抱。
國際學園傳道會創辦人白立德博士,有一次從日本搭機回美國,飛機原本預訂在夏威夷停留加油;但機長卻宣佈說:「由於飛行途中,有一股超級強風,使我們得以順風急馳,不必在夏威夷停留,現在我們即將在洛杉磯機場降落,而且我們只差兩分鐘就打破這條航線航速的世界紀錄。」下機時,白立德博士很高興可以早一點回到所愛的家,與所愛的親人團聚,他向機長表達感謝,並問機長:「你怎麼不加把勁猛踩油門,來個破世界紀錄呢?」機長不苟言笑、一本正經地回答說:「我的首要任務是全機乘客的安全。」
聖靈就像那股超級強風,祂帶領我們衝破層層烏雲;耶穌就像飛機的駕駛,祂的首要任務就是帶領我們安然回到天上阿爸父的懷抱。
找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盼望
曾有一對九十多歲的老夫婦非常注意身體的保養,生前非常熱衷的吃健康食品,後來老先生過世回到天家。過不多久,老太太也蒙主恩召,老先生在天堂門口迎接老太太的來到,你知道,老先生見到老太太第一句話說什麼嗎?「親愛的,要不是我們吃了那麼多健康食品,我們可以更早幾年來到這裡享受。」
盧索(Erwein W.Lutzer)在《死亡後一分鐘〉(One Minute after you Die)一書說:「雖然家屬們因著你的離世而悲泣;但就算是你有選擇的機會,你也不會想回到塵世。當你已經見著天堂的榮美時,地上的一切都失去吸引力了。」這就是為什麼保羅說:「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
女作家玖妮(Joni Eareckson Tada)原本是一位跳水運動員,在一次跳水中不幸發生意外,全身癱瘓,她在〈天堂─你真正的家〉一書中寫道:「我仍然難以相信,我這個連手指關節都扭曲,不但肌肉萎縮、膝蓋變形,從肩部以下都沒感覺的人,有朝一日竟然要擁有一副全新的身體─輕盈、光潔,並以公義為衣─強壯奪目。你能想像這帶給我這脊椎受傷的患者多大的盼望嗎?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宗教、哲學會應許人得著新的身體。傷痛受苦的人只有在基督的福音中,才能找到這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盼望。」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有三個入口,分別刻著三句話─右邊入口處刻著:「所有的歡愉只是片時的。」左邊入口處寫著:「一切的痛苦也是短暫的。」而中央的大門上邊寫著:「唯有永恆的事物才是重要的。」
人生中有緊急的需要(urgent need)和重要的事(important thing),什麼是緊急的需要?什麼是重要的事?以拉撒路的死為例(約翰福音十一章1-46節),拉撒路生病了,而且快死了,這對姊姊馬大、馬利亞來講,沒有比趕快打發人去請耶穌來為拉撒路醫病、禱告更迫切緊急。顯然,救拉撒路免於死亡,對這家庭來說是非常要緊的事;但從上帝的角度來看,更重要的事是使拉撒路復活。因此,耶穌沒急著去醫治拉撒路,容許他生病、死亡,然後使他死而復活,使人經歷復活的喜悅,看見上帝的榮耀,相信耶穌是生命的主,之後耶穌作了一個帶給世人最大盼望的宣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十一章25-26節)
耶穌基督復活生命的盼望
三月28日在台北內湖發生四歲小女孩在母親面前被殺害慘絕人寰的事件,舉國震驚!父母和小孩都充滿惶恐不安!我們的國家社會是病了,無預警隨機殺害事件,隨時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當天在這麼緊急悲慘事件發生時,任誰都無法來得及制止,怎麼辦呢?我們的盼望在哪裏呢?除呼籲政府社會各界一起來擬定預防悲劇發生的機制,負起共同的責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平常傳遞「苦難中的盼望」和「復活生命」的信息。當「小燈泡」被殺後,許多人聚集在受害處獻花致意,祈禱、祝福她成為小天使,活潑快樂的生活在天堂裏。事實上,這些期盼正是在苦難不安的世界中,「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所要帶給我們真實的盼望,願生命復活的信息能成為小燈泡家人和眾多在苦難中百姓的盼望。 (轉摘自基督教論壇報第379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