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安夜裡真平安】
傅世賢牧師
經文:太二1-12
十二月起,世界各地大城市都在進行聖誕樹點燈儀式,一年中久未聯絡的朋友藉著聖誕節期彼此寄送賀卡、送禮物,孩子們更是為了能收到聖誕老公公的禮物而興奮!教堂裡也傳出平安夜裡吟唱的歌聲,舉行各種慶祝節目,聖誕劇裡免不了要有耶穌的父母親約瑟、馬利亞和睡臥在馬槽裡的小嬰孩耶穌,可能周圍還有可愛動物,或者是天使報佳音,牧羊人和東方博士拜見耶穌、送上禮物等場景。在寒冬裡,聖誕為人們帶來無比的愛、溫馨、和平安!
基督徒都知道聖誕節是慶祝耶穌的降生,今天透過馬太福音第二章,邀請大家一起來感受和耶穌降生有關的幾個場景。
不平安的平安夜…
從經文中看到,博士們尋訪耶穌以後,在上帝的引導下,耶穌的父母展開大逃亡,約瑟帶著甫出生不久的嬰孩耶穌和妻子馬利亞連夜地逃往埃及,希律王因為不見博士回來報信,惱怒之下下令殺了伯利恆和四境兩歲以下的嬰孩,想像著執行殺嬰命令的士兵,夜裡,破門而入,奪走父親母親緊緊擁在懷裡的嬰孩,高高舉起已經染血的刀…,無視呼天搶地哭嚎的母親、不睬孩童發出恐懼的哭聲,啊,多少無辜的小生命就這樣死在希律的野心和不安全感的暴政之下,多麼殘暴和血腥!多少父母為他們寶貝的孩子夜夜啜泣、不肯受安慰…。或許這是何以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不安的原因之一,好似他們預知猶太人王的出生就是會打破人們慣以為常的現狀,帶來某種不安…。有時候,我們是否也像這樣,寧願安於現狀,也不願尋訪生命的君王,免得給自己找麻煩,帶來變動和不適….。
雖然不確切知道約瑟一家逃往埃及、以及希律展開殺戮的時間,但應該發生在耶穌出生不久。不安、殺戮、哭嚎、逃亡,這些畫面和今天我們對耶穌降生,那溫馨可愛的場景落差多麼大啊!在耶穌降生的平安夜,原來潛藏著不平安。
平安夜顯露人心隱情
這段經文記載人們對耶穌的降生各有不同的反應。首先是希律,他是羅馬帝國的分封王統管猶太人。東方博士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希律一聽的反應是「心裡不安」,什麼?在我的地盤怎能有第二個王?這個王的出生還有星象變化,竟然有東方博士特地來拜他?希律感覺到自己的權力、版圖、地位受到威脅,「那我就先下手為強了」,他心裡盤算著如何除滅這王,他先找來猶太人的宗教領袖,詢問聖經關於猶太人的王出生地的預言,有了初步的掌握;又找來博士們,繼續收集資料,他請博士們找著了這王就來報信,假裝自己也想去拜這王,啊,這招真是高明!
希律的考量是政治的、自我中心的,他關心的是自己的統治權和地位,為了鞏固自己既得的利益,不惜犧牲無數的小生命、不惜叫他統管的百姓家破人亡。在耶穌降生的平安夜,希律身上顯露出人性的黑暗、自私、罪惡猙獰的面目。
祭司長和文士呢?當希律把他們找去當顧問時,他們可是十分準確的回答希律王,「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太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賓果!這正是舊約彌迦書的記載,足見他們有正確對聖經的認識和完美的神學,但是他們卻對於博士口中關於猶太人的王降生和那星,毫無反應,當然也就沒有任何尋訪行動,更別說要去拜祂了。
在耶穌降生的平安夜,這些素常敬虔追求、敬拜上帝、熟悉聖書的宗教領袖、聖經學者,對基督降生的態度竟是沈默冷淡、事不關己,多麼諷刺啊。
接著來看東方博士,他們可能是從巴比倫來的占星術士,我認為也是上帝特別的啟示,以致他們能辨認出天上獨特的一顆星,「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當他們看見星星時,便起身不辭辛勞千里迢迢地來到耶路撒冷城,在街頭巷尾逢人詢問:「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裡?」唉呀,原來是博士們傳出這消息,才引起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不安,才引起希律的不安。誰能料到猶太人的王降生的消息,竟是由幾個外邦人從外地來傳給耶路撒冷本城的人呢?而那些熟讀聖書和先知預言的祭司、文士,以正統的亞伯拉罕子孫自居的猶太人,卻渾然不知哪。不過更可悲的是,他們知道了也無動於衷。
博士見過希律王以後,繼續踏上尋訪小孩子的路程,「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當博士們跟著星來到耶路撒冷城時,很可能那星便隱藏了,以致博士在不清楚小孩所在地的情況下,暫時落腳在城裡,當他們見了希律之後,星星又出現前來引導他們。足見,是上帝特意讓博士停留在耶路撒冷的。
「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的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祂」,多麼稀奇,博士竟然向一個小嬰孩下拜,獻上唯獨君王配得的禮物。在耶穌誕生的平安夜,惟有謙卑、渴慕、踏上尋訪旅程的人,才能為聖靈引導,並認出小嬰孩耶穌是猶太人的王、也是世界的主宰。
平安夜裡真平安—請來全心尋訪敬拜祂!
耶穌降生為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這是福音大好的消息!但是馬太福音第二章所記載耶穌降生的背景卻是不平安的、被拒絕的,不僅希律要追殺他、宗教領袖毫不關心、耶路撒冷的人不歡迎他,甚至路加福音記載祂的母親即將臨盆時竟然沒有歇腳之處,最後只得生在馬槽裡。約翰福音也說「世界是藉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1.10-11)
「猶太人的王」在馬太福音出現兩次,一次是祂的降生,出自博士口中追尋的那位(太1.2),另一次出現在耶穌被釘十架時的罪狀(太27.37),原來死亡的陰影在耶穌降生時已然來到。馬太福音的開始和結束,都反應出人們拒絕這位王。
君王的誕生應該是個好消息,應該大肆慶祝,王本該有權勢,有敬拜他的百姓,更何況祂是自有永有、創造宇宙的主宰、何等偉大剛強有能力,但是上帝卻以小嬰孩的樣式來到世上,需要全然仰仗人類父母的保護和哺育,是那麼軟弱、卑微、貧窮,沒有百姓的敬拜、沒有榮華富貴、沒有剛強的外貌,何等奇妙!何等犧牲的愛!在耶穌降生的平安夜,博士怎能認出這個小孩就是王?除非信心,才能使人認出祂來。
博士代表的是外邦、圈外人的角色,他們竟比猶太宗教領袖和耶路撒冷的百姓--所謂的圈內人,更有福氣的接受耶穌作王,在第一個聖誕,圈內人因為拒絕這位王而錯失了聖誕的喜樂,反而是圈外人真心尋訪敬拜祂而歡喜!各位,請問你是圈外人或圈內人?基督徒啊,請問你能否嚐到聖誕的喜樂,或者隨著信主年日習以為常的不再有感覺,反而喪失原本圈內人該有的福份?除非我們像東方博士一般,用信心重新承認耶穌是世界的王、是我的王,並全心尋訪敬拜祂,也出去傳揚這好消息,才能得著聖誕的真平安和喜樂!
擁戴耶穌為王
在耶穌誕生的平安夜,雖然周遭有那麼多不平安,但耶穌確實是為平安的緣故來的,正是因為上帝知道希律的陰險詭詐,知道宗教領袖的偏執驕傲、知道猶太人已經流於用嘴唇敬拜神,知道耶路撒冷人安於現狀而冷淡,知道祂的百姓在罪惡的壓制之下,知道外邦都在等候真平安的到來;耶穌是為了改變世人的不平安成為平安而來的。事實上,祂降生時所經歷到的不平安更有力的表明世人多麼需要真平安。
我們活在一個不平安的世界,但不要忘了,我們也可能是製造不平安的人。從聖誕節的四個禮拜前開始,是待降節的開始,從第四世紀開始,基督徒在待降節期間以靈修、懺悔、等候來預備迎接聖誕,反省自己的生活、生命是否合於神的心意,好預備心直到聖誕,迎接主再一次誕生在我們心中。(待降節的意義,全文見11月29日週報第7頁)今天是待降節第三個主日,邀請各位一起來省思自己…。如果我們裡面有希律的野心、自私、陰險、不安全感;如果我們像宗教領袖一樣,慣於過上教堂的生活而冷淡,對人的需要漠不關心,對傳福音無感;如果我們心存驕傲、自以為義;如果我們像猶太人一樣用嘴唇敬拜神心卻遠離神;如果我們總想自己作主,以致耶穌被擠到心裡的小角落;我們就和耶穌當時的希律、宗教領袖、猶太人一樣,需要悔改。
讓我們悔改回轉來靠近上帝的心,並用感恩、信心來尋訪祂、敬拜祂,擁戴祂為王,好讓聖誕的真平安真喜樂深深湧流在我們裡頭。
小組分享題目:
1. |
馬太福音第二章記載的不安,和你過去對聖誕的印象,有何落差? |
2. |
請問你有否聖誕的真平安真喜樂?聖靈提醒你需要為什麼事悔改嗎? |
3. |
聖誕的真平安是耶穌付上不平安的代價,為我們贏得的。在待降節的最後一週,邀請你每天10分鐘安靜默想與禱告,預備心迎接耶穌的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