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哥林多前書4:1-7
引言:
1、今天我們舉行三位傳道就職典禮,我們將繼續通過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來建立信徒與傳道人之間健康的互動關係。
2、當你犯錯時,你期待別人用怎樣的方式對待你呢?當你在某個服事上盡心竭力,卻受到批評、指責時,你內心的感受如何呢?
3、保羅說:「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那麼時候未到之前,我們能作什麼呢?要如何鼓勵勸勉帶來正面積極的成長、避免落入論斷帶來負面的效應呢?
4、忠心服事神的人無法避免被批評論斷,要如何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批評論斷,免受傷害呢?
一、避免批評論斷,傷害他人定罪自己
羅馬書2:1「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
林前4:5「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上帝那裏得著稱讚。」
1、避免妄下斷語,傷害別人定罪自己
撒母耳記上1:12-16「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來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她喝醉了。以利對她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裏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一個心裡愁苦的婦人-哈拿,向上帝訴苦、祈求,竟被上帝的僕人以利認為醉酒,是不正經的女人,其實以利也不是隨便說的,他是「定睛看她的嘴」顯然是「親眼看見的」,因此斷定這婦人「醉酒」、「不正經」。然而事實,哈拿卻不是以利所認為「不正經的女子」。反而是一位被小三欺負、家庭重擔、心裏痛苦來到上帝面前傾吐心意、迫切禱告的婦人。以利妄下斷語不僅傷害人,使人苦上加苦,也定了自己的罪。我們是否也常依我們片面的看見、不瞭解事情原委、沒有仔細查証事件的過程,以致論斷人、傷害人,定罪自己呢?
2、避免驕傲、自卑,落入批評別人、論斷自己
哥林多前書4:6-7「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一個人為什麼會理直氣壯的批評論斷別人呢?當然是「自以為是」的驕傲心態。另外就是『自我定罪』的自卑心態,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以致活在論斷自己,自我定罪,常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認為自己很不好,很差勁,什麼都不會,其實這是一種隱藏的驕傲,因為他非常在意「自己」。舊約先知以利亞可以成為我們的一面鏡子。
當以利亞在迦密山打敗亞哈王的850個假先知,面對王后耶洗別追殺時,他一連兩次很不滿的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新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列上19:10-14)以利亞的確為上帝大發熱心,然而他卻自以為是,認為只有他一人在服事上帝,以致當他認為沒得到肯定反遭受攻擊時,內心充滿批評論斷,在上帝面前控告以色列百姓,卻不知道上帝預備了「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與巴力親嘴的」在背後支持著他的爭戰。不僅如此,當他自以為是,沒有得到他所期待的肯定,又遇到嚴重挫折沮喪時,他由批評控告別人轉為論斷自己,認為自己不如人,「不勝於我的列祖」,以致腦子裡不斷出現「想死」「求死」的念頭。
3、如何避免批評論斷,傷害他人定罪自己?
a.發現錯誤儘速悔改認罪
因為我們常只看事情的外表,所以常會論斷錯誤,當我們發現事實不是這樣時,馬上認罪,並請當事人原諒,不要敷衍過去,每次這樣的悔改,我們就會愈來愈謹慎,不敢隨意論斷別人。
b.不要背後論斷,要當面建言
當我們對某人或某事有任何不同看法時,直接找當事人,憑愛心說誠實話,不要私下論斷,或嘴裡不講,心裡卻一直嘀咕,這都是於事無補。但當你憑愛心跟他說誠實話,如果你發現事實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以救你自己免於過錯;如果你講的是事實,他願聽你的建言改進,可以幫助他免於過錯;若有事實卻不聽,你的責任已盡,上帝會自己處理,他也要對上帝負責。
c.求主賜給我們更多憐憫人的心
雅各書2:13「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當別人犯錯,我們更多的用憐憫對待他,那麼當我們一時軟弱犯錯時,上帝和別人也會以憐憫對待我們。
二、健康心態—面對批評論斷
1.不懼論斷,忠於上帝
忠心要服事主的人難免都會受批評論斷,即使保羅,耶穌都無法避免。耶穌與罪人也吃也喝,被批評為貪食好酒的人,哥林多教會顯然有人對保羅很不滿,不滿他的講道差亞波羅一大截,質疑他使徒的身份,挑戰他的權柄,甚至批評「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其貌不揚,言語粗俗」(林後10:10)
面對批評論斷,保羅重申他是基督僕人的身份,他在意的是,是否忠於上帝的託付,而不是過份在乎人的批評,保羅的意思當然不是說,他只要向上帝負責,無須向人交代,他的意思乃是不會因信徒的論斷影響他忠心事奉主的心志。保羅說:「連我也不論斷自己」,也並非表示不需自我檢討,他深知我們人常會落入自我欺騙、自我滿足、自以為是的光景,因此他強調「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林前4:4-5)
2.被人論斷,視為小事
保羅說:「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保羅這句話可以帶給我們服事主的人很大的安慰與鼓勵,原來,像保羅這麼忠心的僕人,這麼偉大的傳道人,竟然也常常被論斷,以致因為太多的論斷,反而覺得這是「極小的事」。這給我們很好的榜樣和鼓勵,當我們坦然面對批評論斷、謙卑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勉之,漸漸就覺得這是很小的事,不值得去在意,也不會太影響我們的情緒,反而會憐憫那些批評論斷的人。然而,這是一個需要學習的屬靈功課,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有些人從小就常受貶損、被責備,受傷很深,以致在服事中,當別人一不小心說到他的缺點,就如踩到他的地雷,他就開始反擊。甚至也有不少傳道人,在被論斷中深深受傷,以致內心充滿苦毒,乾脆就不服事了,這就中了仇敵的詭計。求主幫助我們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批評、論斷。
結論:當你學會知道怎樣鼓勵、支持傳道人,是和上帝一起在栽培上帝國度的工人,這對你個人和教會都是莫大的祝福。
討論分享:
1.我要如何避免自以為是的批評論斷他人,以免定罪自己呢?
2.我要以怎樣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別人的批評論斷呢?
3.當我覺得教牧同工有不妥當的事,我該怎麼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