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土化
* 約翰福音4:7-10「有一個撒瑪利亞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給我水喝。」因為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撒瑪利亞婦人對他說:「你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女人要水喝呢?」因為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耶穌回答她說:「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賜,和對你說『請給我水喝』的是誰,你早就會求他,他也早就會給了你活水。」」
-
道成肉身 VS. 肉身成道
-
神找人 VS. 人找神
-
本土化教會:致力台灣本土化佈道、關懷弱勢、社區服務、尋找需要福音的人。
教會具體事工:
1.本土化個人談道解開傳統信仰的迷思。
2.開辦週末社區兒童主日學讓未信主家庭的孩子進入教會。
3.幸福小組讓人在輕鬆、自由、受尊榮、被愛的氛圍中聽信福音。
4.透過幸福講座分享生命故事,藉著活生生的見證激勵慕道朋友受洗歸主。
5.探訪團隊主動關心身心病痛、住院、臨終、勞苦重擔的家庭。
6.與福音機構配合進入校園進行生命教育、國中生課後輔導、安養中心關懷老人、發放物資、急難救
二、 改革中
* 約翰福音4:11-15「婦人對耶穌說:「先生,你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哪裏去取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把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女以及牲畜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耶穌回答,對她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誰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婦人對他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使我不渴,也不用到這裏來打水。」」
* 約翰福音4:21-24「耶穌對她說:「婦人,你要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敬拜父,既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敬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敬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敬拜他。上帝是靈,所以敬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
-
滋潤心靈的活水 vs. 肉體止渴的井水
-
外在形式的敬拜 vs. 心靈誠實的敬拜
-
改革中的教會:信徒靈命的更新、心意更新的禮拜、組織體制的改變。
教會具體事工:
1.幫助慕道友從傳統信仰的轄制、束縛中得釋放。
2.幫助傳統基督徒經歷靈命的更新。
3.致力節期創意禮拜的設計,幫助信徒透過敬拜感受上帝的臨在。
4.期待教會不斷更新改變帶出活力與福音的負擔,成為長老教會的祝福。
三、 栽培門徒
* 約翰福音4:34-38「耶穌對他們說:「我的食物就是要遵行差我來那位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你們不是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已經得工錢,為永生儲存五穀,使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辛勞的;別人辛勞,你們享受他們辛勞的成果。」」
-
教導門徒活著的目的就是要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完成祂的工。
-
開啟門徒屬靈的眼光: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
開擴門徒國度的心胸:那人撒種,這人收割。 栽培門徒的教會:兒童主日學教育、成人培育系統、門徒事奉訓練。
教會具體事工:
1.兒童主日學、松年、婦女查經班。
2.培育系統:a.成長營、門徒營、忠僕營。
b.成長班、門徒班、忠僕班。
3.幸福小組同工密集訓練。
4.青少年一對一和小組陪讀門訓。
5.事奉訓練:司會、敬拜、音控、樂團、小組長…等訓練。
6.邀請神學教授開辦聖經神學講座,建立穩固的信仰根基。
四、 普世宣教
* 約翰福音4:28-30「那婦人留下水罐,往城裏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把我素來所做的一切事都說了出來,難道這個人就是基督嗎?」他們就出城,來到耶穌那裏。」 * 約翰福音4:39-42「那城裏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把我素來所做的一切事都說了出來。」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裏住下,他就在那裏住了兩天。因為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42他們對那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再是因為你的話,而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人真是世界的救主。」」
-
與耶穌相遇,心靈乾渴得到滋潤,嚐到主恩的滋味,很自然會迫不及待去分享福音。
-
福音不只是給猶太人、撒瑪利亞人,更是要讓普世的人親自聽見,經歷「耶穌真是世界的救主。」
普世宣教的教會: 實踐大誡命—以生命影響生命
完成大使命—作夢也要傳福音
教會具體事工:
1.支援偏鄉夥伴教會:南投中寮教會、苗栗原住民賽夏族教會
2.差派福音隊前往緬甸、尼泊爾、短宣。
3.開辦「宣教心視野」宣教課程,開啟兄姐國度的眼光,預備教會差派宣教師進入中宣與長宣。
(大齋節期介紹):
「大齋節」又叫做「預苦期」,英文名稱叫做「the Lent」,是從「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或譯為「聖灰日」) 這一天起算,一直到受難週 (英文名稱是the Holy Week) 最後一天星期六止。這一段期間包括6個主日和40天 (所以也稱做「四旬齋」),總共46天。 大齋節是教會年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期。教會藉著這個節期向基督信徒預告開始準備紀念耶穌基督在世受難至死的事蹟,也藉著三個主要的信仰行為即:祈禱 (對上帝)、禁食 (對自己)、施捨 (對鄰人) 更新自己的靈命,並配以讀經、默想,和其他禮拜儀式或象徵喚醒信徒效法耶穌基督的愛與捨己、犧牲之精神。更在這一段期間內感念上帝的至大恩典,讓基督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世人的罪,使人從罪的捆綁中獲得解脫與救贖。大齋節期間,基督信徒應該特別注重自己的靈修生活,以認罪、悔改的心和行動來更新自己,更應該體會基督為人擔罪死在十字架上的苦心,一起以悲天憫人的態度關懷社會上的弱勢者、邊緣人、病痛者、以及其他任何需要幫助的弱者,並以實際行動參與救助工作,成為上帝拯救事工的一份子。
資料來源http://www.eastgate.org.tw/f2lin/index.php?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