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週報
20141109週報
20141116週報
20141123週報
20141130週報
20141207週報
20141214週報
20141221週報
20141228週報
20150104週報
20150111週報
20150118週報
20150125週報
20150201週報
20150208週報
20150215週報
20150222週報
20150304週報
20150301週報
20150308週報
20150315週報
20150322週報
20150329週報
20150405週報
20150412週報
20150419週報
20150426週報
20150503週報
20150510週報
20150517週報
20150526週報
20150601週報
20150607週報
20150614週報
20150621週報
20150628週報
20150712週報
20150719週報
20150726週報
20150802週報
20150809週報
20150816週報
20150823週報
20150830週報
20150906週報
20150913週報
20150920週報
20150927週報
20151004週報
20151011週報
20151025週報
20151108週報
20151115週報
20141122週報
20151129週報
20121208週報
20151215週報
20151223週報
20151229週報
20160103週報
20160110週報
20160117週報
20160124週報
20160131週報
20160207週報
20160214週報
20160222週報
20160228週報
20160306週報
20160313週報
20160320週報
20160403週報
20160410週報
20160410週報
20160417週報
20160424週報
20160501週報
20160508週報
20160515週報
20160522週報
20160529週報
20160605週報
20160612週報
20160619週報
20160626週報
20160710週報
20160717週報
20160724週報
20160731週報
20160814週報
20160821週報
20160826週報
20160904週報
20160911週報
20160918週報
20160925週報
20161002週報
20161009週報
20161016週報
20161023週報
20161030週報
20161106週報
20161113週報
20161120週報
20161127週報
20161204週報
20161211週報
20161218週報
20161225週報
20170101週報
20170108週報
20170115週報
20170122週報
20170205週報
20170212週報
20170219週報
20170226週報
20170305週報
20170312週報
20170319週報
20170326週報
20170402週報
20170409週報
20170423週報
20170430週報
20170507週報
20170514週報
20170521週報
20170604週報
20170611週報
20170618週報
20170625週報
20170702週報
20170709週報
20170716週報
20170723週報
20170806週報
20170813週報
20170820週報
20170827週報
20170903週報
20170910週報
20170917週報
20170924週報
20171001週報
20171008週報
20171015週報
20171022週報
20171029週報
20171112週報
20171119週報
20171203週報
20171210週報
20171217週報
20171224週報
20171231週報
20180107週報
20180114週報
20180114週報
20180121週報
20180128週報
20180204週報
20180211週報
20180218週報
20180225週報
20180304週報
20180311週報
20180318週報
20180325週報
20180401週報
20180408週報
20180422週報
20180429週報
20180506週報
20180513週報
20180520週報
20180527週報
20180603週報
20180610週報
20180617週報
20180624週報
20180717週報
20180724週報
20180729週報
20180805週報
20180812週報
20180819週報
20180826週報
20180909週報
20180916週報
20180923週報
20180930週報
20181007週報
20181014週報
20181021週報
20181111週報
20181118週報
20181125週報
20181202週報
20181223週報
20181230週報
20190106週報
20190113週報
20190120週報
20190127週報
20190127週報
20190203週報
20190210週報
20190224週報
20190303週報
20190310週報
20190324週報
20190331週報
20190407週報
20190407週報
20190414週報
20190421週報
20190428週報
20190505週報
20190512週報
20190526週報
20190602週報
20190609週報
20190616週報
20190616週報
20190630週報
20190707週報
20190714週報
20190721週報
20190728週報
20190804週報
20190804週報
20190818週報
20190825週報
20190901週報
20190915週報
20190922週報
20190929週報
20191006週報
20191013週報
20191020週報
20191103週報
20191110週報
20191117週報
20191124週報
20191201週報
20191215週報
20200105週報
20200112週報
20200119週報
20200126週報
20200202週報
20200209週報
20200216週報
20200301週報
20200308週報
20200315週報
20200322週報
20200329週報
20200405週報
20200419週報
20200426週報
20200503週報
20200510週報
20200517週報
20200524週報
20200531週報
20200607週報
20200614週報
20200621週報
20200628週報
20200705週報
20200712週報
20200719週報
20200726週報
20200802週報
20200809週報
20200816週報
20200823週報
20200830週報
20200906週報
20200913週報
20200920週報
20200927週報
20201004週報
20201011週報
20201018週報
20201025週報
20201101週報
20201108週報
20201115週報
20201122週報
20201129週報
20201206週報
20201213週報
20201220週報
20201227週報
20210103週報
20210110週報
20210117週報
20210124週報
20210131牧師講道篇
20210207牧師講道篇
20210221牧師講道篇
20210228牧師講道篇
20210307牧師講道篇
20210314牧師講道篇
20210314牧師講道篇-2
20210314牧師講道篇-3
20210321牧師講道篇
20210328牧師講道篇
20210411牧師講道篇
20210418牧師講道篇
20210425牧師講道篇
20210502牧師講道篇
20210516牧師講道篇
20210523牧師講道篇
20210530牧師講道篇
20210606牧師講道篇
20210613牧師講道篇
20210620牧師講道篇
20210704牧師講道篇
20210627牧師講道篇
20210711牧師講道篇
20210718牧師講道篇
20210725牧師講道篇
20210801牧師講道篇
20210808牧師講道篇
20210815牧師講道篇
20210822牧師講道篇
20210829牧師講道篇
20210905牧師講道篇
20210912牧師講道篇
20210919牧師講道篇
20210926牧師講道篇
20211003牧師講道篇
20211010牧師講道篇
20211017牧師講道篇
20211024牧師講道篇
20211031牧師講道篇
20211107牧師講道篇
20211114牧師講道篇
20211121牧師講道篇
20211128牧師講道篇
20211205牧師講道篇
20211219牧師講道篇
20211226牧師講道篇
20220102牧師講道篇
20220109牧師講道篇
20220116牧師講道篇
20220123牧師講道篇
20220130牧師講道篇
20220213牧師講道篇
20220220牧師講道篇
20220227牧師講道篇
20220306牧師講道篇
20220313牧師講道篇
20220320牧師講道篇
20220403牧師講道篇
20220410牧師講道篇
20220424牧師講道篇
20220508牧師講道篇
20220417牧師講道篇
20220515牧師講道篇
20220529牧師講道篇
20220605牧師講道篇
20220612牧師講道篇
20220619牧師講道篇
20220626牧師講道篇
20220710牧師講道篇
20220717牧師講道篇
20220724牧師講道篇
20220731牧師講道篇
20220807牧師講道篇
20220814牧師講道篇
20220821牧師講道篇
20220828牧師講道篇
20220904牧師講道篇
20220911牧師講道篇
20220918牧師講道篇
20220925牧師講道篇
20221002牧師講道篇
20221009牧師講道篇
20221016牧師講道篇
20221023牧師講道篇
20221030牧師講道篇
20221106牧師講道篇
20221113牧師講道篇
20221120牧師講道篇
20221127牧師講道篇
20221204牧師講道篇
20221211牧師講道篇
20221218牧師講道篇
20221225牧師講道篇
20230101牧師講道篇
20230108牧師講道篇
20230115牧師講道篇
20230122牧師講道篇
20230205牧師講道篇
20230212牧師講道篇
20230219牧師講道篇
20230305牧師講道篇
20230312牧師講道篇
20230319牧師講道篇
20230326牧師講道篇
 
 
 傅世賢牧師

經文:出三7-8a


當一個人想結束自己生命時,是由於無望失落,或一時衝動,或者一種對生命不公平的抗議?或因為失去與人愛的連結?今年教會的主題是「讓生命充滿盼望」,在今天這樣憂鬱現象遍佈各個年齡層的時代,這確實是人人需要的信息。到底如何在黑暗籠罩時,找到盼望的曙光呢?今天我們就要從聖經裡一段黑暗的時代開始思想這個問題。


一個無望的時代
出埃及記的一開始處處顯出黑暗與危機。首先是希伯來人滅族的危機。以色列人在約瑟時代因為飢荒而舉家遷移往埃及地,經過四百年後,他們在埃及地繁衍成了大族,但也因此引起埃及統治者的不安,法老王嫉妒以色列的強盛繁多,憂慮他們將來成為埃及人的禍患,所以便強迫轄制他們做苦工。摩西便是出生在這樣一個被奴役受壓制、看似沒有盼望的黑暗時代,不僅如此,法老還下令屠殺希伯來男嬰,這是希伯來人滅族的危機,也是這個利未人家庭的危機—他們所愛的孩子要滅命了。
想像你是當時的希伯來人,每一天面對無止境的沈重苦工、被奴役和剝削,連族人的新生男嬰都被追殺,這樣的處境有盼望嗎?

    接著,好不容易躲過這場屠殺的摩西長大成人了,經過埃及王宮的洗禮,摩西成為堂堂的埃及之子,但他沒有忘記自己身上希伯來的血統,他不忍看見自己的同胞在埃及人的奴役下受苦,在一次機會裡出手打死欺負希伯來人的埃及人。但沒想到這件事走漏風聲,而且還是他的希伯來同胞放出的消息,很快地法老王也知道了,法老開始通緝追殺他。摩西只得離開埃及一切的榮華、帶著殺人犯的身份,逃跑到曠野。想像摩西的心情一定是失望又傷心,感覺被自己的希伯來同胞出賣了,他對族人的一片善意好像被賞了一巴掌,完全不領情。

揣想一下在曠野度日的摩西心情,四十年之久,雖然有一身領軍做王的才華和學經歷,但此時的他只能每天在一望無際的荒漠裡數羊。根據歷史家約瑟夫的說法,摩西身為法老女兒的養子,原本很可能是埃及法老繼承人,他「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徒7.22),但如今落得這樣的下場,日復一日在單調的曠野出沒,他的心應該也像荒漠一樣荒涼、孤寂、無奈、並茫茫然,他的心裡吶喊著:這就是我的人生嗎?我的人生就這樣在曠野荒漠中度過嗎?



盼望啊,你在哪裡?
我們人生的年日中是否也會遭遇這樣的時刻?失去方向感、茫然、或有志不得伸的無奈、引頸期盼卻是希望落空。
曾經有父母向我訴苦,他們的孩子不讀書、也不工作,卻成天宅在家裡睡覺和打電腦、浸泡在電玩的世界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曠廢在荒唐沒有意義的日子裡。對父母而言,在孩子身上看不到希望,對青年孩子而言,他無力改變、看不到自己人生的希望…。
兩個禮拜前,台中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命案,一名16歲就讀高一的哥哥打死15歲讀國三妹妹,這位打死妹妹的少年在學校有著乖乖牌的形象,成績也名列前茅,人格分析都趨於「內向」,完全看不出有如凶殘暴力的一面。總是在這樣的悲劇發生時,不得不問,我們的下一代怎麼了?我們的教育怎麼了?這些病態的現象不禁讓人憂慮台灣的未來..還有希望嗎?
    去年底我有一個大學的好友突然意外過世。她曾經擔任某基金會的執行長,又自己創業把社工理念帶入企業經營,做得非常好、既能賺錢又能幫助人,她的事業一度叱吒風雲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後來她毅然決然地放下所有的事業,為了愛情和婚姻嫁到歐洲去,有一次她返台時來找我,我開車去和她會合才發現她住在台中頂級的飯店,她帶給我們這些朋友的印象總是正面美好的。大約一兩年前她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台灣,重新開始新的事業,我們本以為她會東山再起的,不料她在一個夜晚裡,獨自一人外出、然後隔日被發現落海過世…。她過世以後,我們幾位朋友才發現原來她的內在世界背負很多重擔和黑暗,也長期被精神疾病所苦…;但她卻忘了,還有愛她的家人和朋友,還有不離不棄愛她的丈夫和小孩。
有時,困難多大和內心的感受並不是成正比的,但是關鍵在於盼望,當一個人沒有了盼望,就沒有了力量,就沒有了生機…。但是盼望到底能打哪兒來?






黑暗中有上帝掌權
是的,摩西生於一個沒有盼望的時代,法老王因為忌妒害怕希伯來人的強盛,便嚴嚴轄制苦害他們,但奇妙的是1.12「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我們看到人的意思和計謀是要迫害來減少人口,但神卻反而使他們增長。甚至在丟棄希伯來男嬰這樣殘暴的政策下,摩西被母親藏在蒲草箱,擱在河邊,也因而有機會被法老王女兒拾獲認養,以致摩西有機會進入皇宮接受一流的訓練,學習埃及各樣的知識才能。這實在是為他將來能帶領百萬人出埃及的任務做了重要的預備,否則一個希伯來奴隸的小孩還能受什麼好教育呢?出埃及的故事讓我們看見,當神出手,任何在人看來的劣勢也能被扭轉成為優勢,來成就祂奇妙的計畫。
逃亡至曠野抑鬱不得志的摩西,有一天,單獨一人在曠野牧羊時,上帝從焚而不毀的荊棘中向他顯現,呼召他去執行任務—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聖經提到當神呼召摩西時,他一連五次向上帝推辭…,這也難怪,再一次回到埃及,不論是見到族人或要進到皇宮,都會讓摩西想起那些令他難堪的過往,加上帶領百萬人出埃及是多麼艱鉅的任務,此時的摩西已經習於與世隔絕無爭的日子,幹嘛要為自己惹麻煩呢?

我常在想,到底上帝的呼召臨到摩西,是好事還是壞事?原本無望徬徨、志不得伸的摩西,從此有了新的人生目標,他終於能發揮所長,展開出埃及的人生新任務,不是嗎?但是,摩西後來為了執行這個任務付出極大的代價,一次次忍受百姓的無理取鬧和抱怨,治理百萬族人的重擔甚至大到一度讓他向神求死。但是如果沒有人生這最後的四十年與神同工帶領族人出埃及,摩西不就白活了?因為摩西人生的使命就是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雖然有勞苦,但是上帝的呼召終於讓摩西找到人生的位置,這就是他的盼望和力量。
    雖然出埃及記的一開始滿佈黑暗,但卻有一線曙光打破這股黑暗,那就是上帝的看見和聽見,就是上帝的顧念!「上帝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上帝看顧以色列人」(2.24-25),「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3.7) 何等寶貴,上帝顧念祂百姓在受苦無望時的哀求,祂應許要拯救,然後更藉著造就裝備摩西、呼召他,來展開祂的救贖行動。上帝的看顧和上帝的呼召,成為摩西個人的盼望,也成為一整個群體的盼望,也是一個世代的盼望。




上帝看顧是盼望的源頭
去年我到大西北拜訪了內地從事少數民族的宣教士,有來自韓國、香港和台灣的同工,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宣教士是單身女宣教士,他們每一位都帶著自己的呼召故事,遠離家鄉來到異地。有一位韓國宣教士分享,為了宣教,她在韓國時便拿到烘焙和美髮的執照,因為這些技能是用來與少數民族建立關係的橋樑,她不僅勤學中文,來到內地後為了取得少數民族的認同,又學他們的語言。由於這裡的少數民族都是信奉伊斯蘭教,家族也世世代代都是穆斯林,加上國家嚴格的監控,宣教士必須十分謹慎、並用盡各種創意的方法來做接觸他們,像是做餐食給大學生吃,買布送給少數民族中的窮人(穆斯林女子須蒙頭),或者開繪畫班來接觸穆斯林小孩、或者用遊客的身份去到少數民族群聚的地方住宿等。
又有一位宣教士分享她尋求上帝呼召她的過程,上帝對她說「世人會忘記他們,可是我不會忘記」,但是當時的她不知道這個「他們」是指誰,上帝又說「我很愛他們,妳願意去愛他們嗎?」她便開始使用少數民族禱告手冊來一篇篇的禱告,當禱告到其中一個族群時,她淚如雨下、很深的感動在心中,就這樣,上帝一步步顯明對她的呼召,直到帶她來到大西北的一個小城鎮,這兒正是她禱告受感動的少數民族群聚之處,只有七萬多人,可說是少數中的少數,但她卻順服神的呼召,把她的一生埋在這兒。
我在這些宣教士身上看到耶穌的道成肉身,雖然他們的事工不能有立即的具體的福音果效,可是他們每一則呼召故事都在在顯明上帝何等顧念、又何等愛世人,不分族群不分膚色語言。雖然這些單身宣教士隻身在異地,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家具和車子,可是他們的生命卻活得如此豐盛滿足、喜樂、有盼望。當我和她們一起坐下來吃著宣教士準備的咖哩飯、冬粉條、泡菜餅,還有飯後的乳酪蛋糕、喝著暖呼呼的薑茶,雖然飯食簡單,但洋溢的幸福感滿足感卻是無可比擬的。我覺得是從天而來的呼召使宣教士的人生找到位置,如同摩西一樣,付出再大的勞苦和代價,也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2016年林書豪在生命分享會時說,「如果你不能為今天擁有的一切感恩和滿足,那麼當你明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東西時,你也同樣不會感到滿足和感恩」,他現身說法地驗證這句話,他說,在林來瘋旋風席捲全球時,他內心依然不安和不快樂;但過去一年裡雖然他沒有甚麼明顯的好成績,但他卻體會到在耶穌裡的真平安,當他靠主勝過心中的恐懼和嫉妒時,他便不被成功或失敗的遭遇所影響,而能自由的為主而活,去享受上帝呼召他、給他的人生境遇。
前述提到我那位驟然離世的好友,令所有愛她的人錯愕不捨和傷心,但是她的一生彷彿告訴世人,不是事業、不是成就、不是物質,甚至不是愛情親情,能使一個人有活下去的盼望;而是有上帝必看顧的盼望,以及從上帝而來人生的呼召。



結語:追尋呼召成就上帝的顧念
上帝說「世人會忘記他們,可是我不會忘記」,這就是上帝的顧念,三千多年前由於有上帝的顧念,才有偉大的領袖摩西、和出埃及的救贖歷史;我相信,今日上帝不嫌渺小的依然顧念台灣、顧念你和我,並且祂的顧念會帶來呼召和轉化。雖然我們不都能像摩西那麼偉大,但上帝今日做事的法則,仍是要透過呼召人與祂同工,來成就祂的對世人的顧念。
弟兄姊妹,你尋獲屬於你的人生位置了嗎?你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嗎?上帝造了你,祂那裡有給你的生命答案,從神尋獲你的呼召,你就會活得踏實有盼望。我也要鼓勵那些在人生旅途中正遭遇危機艱困的人們,求主幫助你領受出埃及的信息就是—上帝看見你的處境、祂顧念你愛你,並在祂有轉化的大能。

問題討論
1. 出埃及的信息告訴我們,「上帝的看顧」和「上帝的呼召」對一個人生命的希望之火有多重要?請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
2. 一起為小組兄姐的困境代禱,求神賜信心來信靠祂是看顧的神;也求神預備我們的心來尋求祂對你我人生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