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老年生活,活出美好人生 】
王品佳牧師
引言: 猶太人有句格言:「對於愚人,老年是冬天。對於賢人,老人是黃金期。」人生必經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老年期」,如何在老年期過的充實有意義有滿足,相信是每個人的期待與目標。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輩活得快樂又有尊嚴,而不是只等著當一個消極老人的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我們急需去面對討論的議題。老化速度極快的台灣,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下,再不到幾年,台灣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達二○%,邁入超高齡社會;甚至在二○六○年,該數字將超過四○%並超越日、韓、英、美等國。 今天是「松年主日」也是「敬老主日」,教會在每年的農曆重陽節前後,都會訂一個主日做「敬老主日」,主要目的則是希望讓大家有機會來思考敬老的意義,以及老年人如何度過豐盛的晚年,讓「資深公民」的老年人,在生命的高峰期中懂得享受人生,活出美好。 一、老年人的尊榮與冠冕(箴16:31)──白髮是榮耀的冠冕 白髮象徵一頂尊貴的冠冕,當一個人一生走在公義的路上,他白髮的時候就有榮耀。聖經中有不少老人的生命故事可作為現代信徒很好的榜樣與典範,從他們老而不衰、豐盛的生命、充足的信心,這些美好的老年經歷,都將成為我們的借鏡和幫助。 「摩西」──死的時候年120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正如申命記33:25所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迦勒」──他說:「自從耶和華對摩西說這話的時候,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使我存活這四十五年,其間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書十四:10-11) 「老」,是生命週期的自然反應,會帶來身體機能退化的不便與困擾,有很多人不想面對「老年」期的來臨,但在上帝的眼中,「年老與長壽」卻是一種「冠冕」,也是一種「榮耀」。 二、老年人的智慧(伯12:12)────活到老學到老 約伯說:「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伯12:12)」。老馬識途,就是憑其經驗;老人的智慧,也是經驗的累積。老年人一生經歷許多事,一生中可說飽經風霜、嚐盡甘苦,老年人最珍貴的是智慧和知識。古羅馬著名演說家西塞魯:「智慧、反應、判斷力皆寓於老年人的頭腦中,是故沒有老年人,國家即可能被滅亡」。「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十九章 32 節)。 『 台灣最老碩士98歲拿學位──趙慕鶴』,他說「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活著, 必須創造奇蹟」!他75歲當背包客,暢遊英、德、法國; 93歲到醫院做2年志工;95歲考上研究所;98歲拿到碩士畢業;100歲他的書法被大英圖書館收藏; 101歲在香港辦書法展,並且成為暢銷書作者!蘭格博士:「如果你任由自己受到心態的限制,不再對活動投入心力,有一天,你才會真的“老”到什麼都做不了。...」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活到老,學到老」讓老年生活更充實更豐富,一個人要終生學習,透過學習可以開闊眼界,發現新的自己,而獲得不一樣的世界觀;『活到老、學到老』,自我成長,成為有智慧的老年人。
三、老年人的異夢(珥2:28)──「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自己幾歲」
「讓老人有一個舞台,人生有目標,就能減少生病住院、照護需求。」(前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夢並非年輕人的專利品,而是人人都可以有夢想,先知約珥就預言說:「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珥二28)。老年人有很多回憶,但不需要經常活在回憶中,今日的老年人也可以有夢想,沒有人能困住想追夢的靈魂,除非我們自己選擇放棄。活到老,築夢到老,創造一個活躍的老年生活。保羅勉勵說:「所以我們不要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不老騎士』環台計畫的執行長林依瑩表示,「人活了一輩子,終於可以回歸做自己;靠插管度過晚年,將生命價值大打折扣。但我們可以創造老人生命的新價值,在最後畫下完美的句點。」林依瑩相信鼓勵長者活動的並不是挑戰老人家們的體能極限,而是創造社會參與的機會,陪伴長者找到生活的目標和希望。 結語: 一位精神科醫生說:「人生要像十字架的模型,往上要敬神,往下要愛人,左方有工作,右方有遊戲(旅遊或休閒)。」這樣才是幸福的人生。長壽是上帝賞賜每人的福氣,雖然肉體可能受病痛威脅和折磨,但面對上帝的信心和應允,接受從上帝而來的勇氣,必定可以開創美好的晚年人生。今天「敬老主日」,主要為鼓勵年長者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多動、多做、多學、多愛,常保持身心活躍,人老、心不老,珍惜上帝所賞賜的每一天。其中也盼能喚起年輕人們,要敬老尊賢,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應敬重老年人。 一位大師說:世界上最好的“長壽藥”有四種:喝水、睡覺、走路和唱歌,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是免費的。 水是“長壽的第一要素”,睡覺是“天下第一大補”,而走路是“最好的運動”,唱歌是最快樂的娛樂,都是最好的“長壽藥”。再過幾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希望大家能用新的思惟看待高齡社會,讓「老化不是負擔,也能是種祝福。」 .
【你是我所疼的子 我歡喜你】
台中忠孝路教會廖述哲傳道、莊惠峯傳道封立牧師暨授職就任感恩禮拜信息
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 王武聰牧師
耶穌出來傳道的時候,是否有舉行按立授職就任典禮呢? 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誰主禮,誰證道勉勵?誰參加一起見證呢? 馬可1:9-11「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但河裡受了約翰的洗。他從水裡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耶穌三十歲開始出來傳道,首先祂盡諸般的義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耶穌無罪,本不需受洗,因此,這個洗禮的儀式,我認為應該是耶穌被膏立成為「基督」「彌賽亞」的就職典禮,施洗約翰是主禮者,典禮中充滿聖靈的同在,並有天父上帝親自的勉勵。 阿爸父對獨生愛子耶穌即將開始傳道生涯,內心一定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心境,因為在阿爸父的計劃,耶穌是要來替世人贖罪、為罪人死,阿爸父深知這是一條非常辛苦、且痛苦的十字架道路,心中必定很不捨。阿爸父在耶穌就任「基督彌賽亞」的典禮這麼重要的時刻,作為父親的一定也有很多的話要勉勵身為傳道人的兒子耶穌,例如:
這些對一個剛從神學院畢業的傳道人或剛要按立的牧師都是很需要、也是很好的勉勵,然而天父上帝在耶穌膏立的授職就任典禮上,怎麼沒有長篇大論、苦口婆心的勸勉耶穌呢?反而只有一句簡單扼要的話:「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為什麼在這麼重要的時刻只講這句話?事實,這一句話就夠了!怎麼說? 身為傳道人,我很渴望我的事奉能得到弟兄姐妹的肯定與鼓勵,每當服事後,有兄姐簡單一句鼓勵的話,肯定的笑容,我會很滿足,頓時一切勞累都消失,力量很快復原。反之,辛苦服事後,若得到的是批評、指責,那真是沮喪挫折,事奉的力量都沒了,很想打退堂鼓,不幹了!但問題來了,事奉的路上,得到肯定鼓勵多呢?還是批評論斷多呢?為何台灣俗語說:「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呢」?顯然,過於期待從人來的肯定、鼓勵,換來的常是令人失望,那怎麼辦? 我們來看耶穌的一生,祂什麼時候得到過掌聲? 當祂受洗被膏立為彌賽亞時,本是很風光榮耀的時刻,但卻馬上被催到曠野禁食四十天接受魔鬼的試探,這對身心靈是多大的煎熬?
耶穌一生所做的事,不僅沒有得到肯定與掌聲,反而是攻擊、毀謗,最後被所愛的門徒出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什麼力量支撐著祂,使祂在這麼多痛苦煎熬中不致懷疑阿爸父在祂身上的計劃,使祂無論在曠野的試探、客西馬尼園的恐懼憂傷、公會法庭面前遭受的鞭打凌辱、十字架上因背負世人的罪遭受棄絕與神隔離的痛苦,都能繼續向前走,直到完成上帝在祂身上的託付呢?乃是阿爸父在祂受洗被膏立授職成為基督時,所說的ㄧ句話:「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因著這句話,耶穌清楚知道祂在阿爸父心中的地位,眼中的身份,因此,不管這世界用怎樣的眼光看祂,世人怎樣對待祂,祂只做討上帝喜悅的事。 因著這句話,耶穌知道,儘管世人不認識祂,不瞭解祂、否定祂,但祂清楚知道祂是阿爸父差來拯救世人的彌賽亞,阿爸父肯定祂一生所做的。 因著耶穌知道祂的身份和所做的是阿爸父所肯定的,耶穌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2:8) 身為上帝的僕人,我們事奉的肯定和鼓勵從哪裡來呢? 不是從世人的眼光、會友的掌聲、長執的讚美、主任牧師的關愛,講台的風光,甚至教會的待遇、作工的果效。我的意思不是教會、長執、會友可以不必善待傳道人,給傳道人鼓勵,傳道人當然需要鼓勵,但傳道人若只寄望從人來的肯定,在意從人來的掌聲,或敏感於人的臉色,你會隨著人的反應而情緒起伏,最後會導致越期待從人來的肯定,失望、挫折也會越大。 然而,當你清楚知道,你是上帝所揀選的僕人,是上帝所愛的兒子,上帝喜悅你,你清楚知道自己在上帝眼中的身份,一生的事奉只問是否討上帝喜悅。那麼不管你事奉的成果如何,阿爸父必定肯定你,將來見主面時,主耶穌對你說:「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就夠了! 耶穌一生所遭遇的事,被呼召作為上帝僕人、定意真心要跟隨主的人,沒有一樣能逃避,這是我服事多年來很深刻的體會。因此,寄望從人來的肯定,必定會很失望,支撐著我們盡程服事的力量乃是來自於揀選我們的阿爸父的肯定與喜悅! 「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願所有蒙主選召的僕人一生浸泡在阿爸父的愛中,立定心志討上帝喜悅,如此,才能在這條十字架的道路上享受事奉的甘甜。也願所有弟兄姐妹體認獻身服事不是一條易路,讓我們更多用阿爸父的愛來愛上帝僕人,接納他們的軟弱,支持他們的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