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芬妮克洛斯比阿嬤寫了八千多首詩歌,有人寫歌,就有人需要唱歌,世界上哪個團體或宗教需要這麼多詩歌?就是基督教,基督教是一個歌唱的宗教,基督徒在主日禮拜中唱詩,也在小組、團契聚會、家庭禮拜、婚禮、追思禮拜、復活節、聖誕節等特殊節期中都要唱詩歌,只要有基督徒聚集的地方都會唱詩,一個人信了主之後,不只需要學習讀經禱告靈修,其實也必需要學習如何唱詩歌,在神學院就讀音碩班時,老師也常勸勉我們到牧會現場時,需要好好教導會眾認真的學習「唱詩歌」,聖經裡有,有勸勉、教導(訓)、歷史、命令,聖經裡也有詩歌,記載著以色列民族唱詩的情景,例: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過紅海後,眾民唱出對神的讚美,以及新約提到主耶穌和門徒在一起時也唱詩,在啟示錄中也記載著聖徒將會在天上與天使一同敬拜,用詩歌頌唱歸榮耀給神。可見「唱詩歌」是一個獨特的事奉,但這件事卻常被忽略,今天的二處經文中保羅提出詩歌的種類,對初代教會信徒的影響和重要性,他說:當用詩章、頌詞跟靈歌,歌頌神、讚美神,而且還說了兩次。
一、經文釋義:
-
什麼是詩章?原文是指舊約的詩篇。耶穌和門徒一同唱詩往橄欖山去,聖經學者們認為,主耶穌他們唱的是詩篇一百一十五篇到一百一十八篇。因為這幾首詩篇是舊約以色列人過逾越節的時候共同所唱的詩篇,他們從小就唱這詩。
-
頌詞——原文是為:歌、讚美詩,英文之Hymn(聖詩)源出於此,頌詞亦作歌頌或聖詩,可能最初期教會時代的流傳,而日漸形成會眾所唱的詩歌 。教會最早的「頌詞」乃是稱頌基督為神,這些「頌詞」都在傳遞著基督信仰的內容,宣講著上帝的故事,並教導真理。
-
靈歌——原意指屬靈的詩歌,英文譯為Spiritual Songs,聖經沒有給我們更詳細的資料去說明「靈歌」,可能是初期教會隨靈感所至,唱出讚美神的詞句,是屬於各人發自真情流露的短歌,用以歌唱稱頌神。
我們看見保羅寫給兩間教會的書信(弗五18-19, 西三16),分別提了兩次的「詩章、頌詞、靈歌」,向著神是歌頌讚美,向著人是「彼此對唱」、「彼此教導,互相勸戒」,由此看出使徒時代信仰團體聚集敬拜的狀況,保羅寫這些書信時,提到「詩章、頌詞、靈歌」,應該是收信人會明白及熟悉的慣例,有可能當時他們也唱其它類型的詩歌,但保羅郤在這兩處的經文中限定他們聚集時當用「詩章、頌詞和靈歌」的類型。撒迦利亞,馬利亞和西面受靈感所作的朗誦(路一46—56,67—79;二25—32)
三、限制級的敬拜
保羅為什麼要在他們聚集時限制他們所使用的類型?聚集敬拜多元又自由不是很好嗎?因為,音樂能深深影響我們的思想,詩歌對人的心靈有一個獨特的作用,一旦隨著曲子唱進去,就會影響整個的靈魂,患了阿滋罕默症有可能會不幸地認不出自己的摯愛親人,但郤有可能記得自己喜愛的聖詩或歌曲,在《威斯敏斯特信條與大小要理問答》21章中說到,敬拜這位真上帝,必須要按照祂自己設立的法則,限於祂自己啟示的旨意,才可蒙祂悅納。 所以我們不可按人的想像和道理,撒但的提(建)議,而以任何可見的表象,或其他非聖經所規定的方法來敬拜上帝。聖靈啟示保羅,當他們聚集時,要將存放在心裡的真理(基督的道理),藉著「詩章、頌詞和靈歌」來彼此教導勸勉,並藉著詩章頌詞來歌頌讚美神,保羅限制他們以這些類型來闡明真理,要讓「敬拜」這件美事回歸「真理」。在教會歷史中也有過以詩歌來誤導群羊的事,基督教神學家馬吉安(大約公元110年-160年),對教會慈善事工極為熱衷,把大量的產業捐獻給教會,並且以傳純正的福音為己任,信教後因不滿當時教會,又常被信仰的問題所困擾,例如:他認為舊約聖經中的上帝太嚴格太殘暴,而新約的耶穌是施恩典、樂意赦免又慈愛,因此把聖經中引用舊約的經文都刪去,最後把聖經變成了一小本,他只接受自己所編輯「馬吉安正典」,他努力的宣講他所主張的教義,也作詩歌大肆宣傳並引入羅馬,藉此傳播他們的諾斯底思想,後來引發羅馬教會許多人來跟隨他,直到144年,在皇帝安敦寧•畢尤時期被羅馬教會控為異端,禁領聖餐、革除會籍,才逐出教會,這群跟隨他理念的群羊,該怎麼辦?謬誤的詩歌只要唱進去,就會在心中產生作用,好比,搖滾樂聽多人會想搖搖頭,有勻重金屬的音樂聽了會想吸毒一樣,因此,宗教改革以來,教會堅持規範性敬拜,主要也是為了反對當時的教會所設立的各樣偶像崇拜、或是唱詩上的錯謬、以及使用非聖經命令的敬拜禮儀,我們需要歸回聖經,以上帝喜悅的合乎聖經的方式來敬拜上帝。詩篇150:6: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 上帝。讚美敬拜是神親自命定的,第一個把唱歌引進到聖殿敬拜的就是大衛,他設立井井有條的音樂事奉利未人,輪流在耶和華的殿內獻音樂的祭,並不是因個人對音樂有特別的喜好,乃是「遵照」上帝的吩咐,歷代志上28︰11-19載明聖殿內一切的活動,一切的安排和樣式,也都是上帝用手劃出來使大衛明白的。」約4:24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心靈拜上帝我們容易明白,用誠實拜祂,就不容易明白,原文是「真理」,意即:我們要用心靈並且是依據「真理」來敬拜神,在舊約大衛是照著上帝的「吩咐」來敬拜祂,是「限制級」的敬拜者,到了新約,上帝要人以「真理」來拜祂,被「真理」限制的。
四、敬拜的困境
我們聚集敬拜時是否用心靈並且是依據「真理」來敬拜上帝呢?以真理來表明耶穌基督呢?有一首詩歌,歌詞如下:
祢的愛是永無止盡 主你四面環繞我 你的愛使我甦醒 心中喜樂不住滿溢 萬物都向你呼喊 讓讚美充滿這地 黑暗終究會過去 為愛你犧牲自己在 你真光中我得著生命
(副歌) 我伸出 大能雙手 釋放你屬天榮耀 主是何等的奇妙 與你同行何等美好 。
這裡面的主詞祢(指上帝)、你(指耶穌)、我(指人)在副歌之前是沒有太大的爭議,但是到了副歌時,就開始混淆了,我伸出 大能雙手 釋放你屬天榮耀,若按照前段的脈絡看下來,意思是我伸出大能手來釋放耶穌。諸如此類與真理、聖經的啟示完全不同的敬拜詩歌,在各大小教會每主日被傳唱著,最終是否會產生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盼望,甚至到最後我們所認識的神跟聖經的啟示不一樣?今天的經文再次提醒我們省思,當我們聚集時我們要依據什麼來表明耶穌基督呢?沉保羅牧師說:現在整個中西方的世界及教會深受「感覺」影响,大家喜歡感覺而不要思想,但是感覺是真的嗎?吸尼古丁、安非他命很有感覺,但是真的嗎?大家不要"思想",不想怎麼會通?怎麼會有深度?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走向”feeling”這是魔鬼最厲害的工,所以,教會裡面用了很多"有感覺"的音樂或詩歌,這些都讓人覺得舒服,敬拜時只想要有感覺,但敬拜不能只在感覺中”,他說:我不是要你不要拍手不要有感覺,而是不要光用這個。因為魔鬼深深地知道你一旦把神的話唱進去,那作用就了不得了,所以他千方百計想辦法在敬拜當中把神的歌拿走。
五、結論
祈求聖靈重新充滿我們,讓我們樂意向聖靈開放自己的視角,拓寬我們敬拜的視野,藉著聖靈察驗,放掉個人的喜好和感覺,持守美善,並藉著詩章、頌詞、靈歌在我們多元的處境中,詮釋信仰唱出真理,讓我們一同做歌手,在各樣處境中仍能表明基督並美妙的樂音,好比戲劇中瞎眼的芬尼阿嬤,她雖然在生理上過著黑暗的日子,但郤能更專一、單純地寫詩歌讚美神,並激勵別人一同讚美祂。她曾說過:『若我不是失明的話,我就會被其它事物吸引,也就不可能寫出數以千計的聖詩,讓世界各地的人高聲歌頌。所以,如果我見到這位醫生,我會告訴他,因他無意中的錯誤,卻對我在世上產生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