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中摩西吩咐以色列民到了迦南地後要用吃餅、烹煮肉來紀念上帝對他們拯救的作為,而且,這個吩咐是上帝給他們的命令並要他們進迦南地之後要守逾越節。
ー、守逾越節的命令(十六1)
1「你要注意亞筆月,向耶和華─你的 神守逾越節,因為耶和華─你的 神在亞筆月夜間領你出埃及。
「逾越節」是紀念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日子,是猶太人脫離為奴,走向自由的救贖事件和歷史。摩西吩咐他們要在亞筆月守節,是因為耶和華神將百姓領出埃及就是在這個月份,這是一年的開始又稱為「正月」,即現在猶太人的「新年」。「亞筆月」(אָבִיב) 這個字其實就是「春天」之意,是「麥穗」抽芽的時侯,現今的猶太人又稱「逾越節」為「春節」(חַג אָבִיב),若看看聖經的紀載,會知道在「正月」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件: 像是洪水完全退去的月份,代表春天到了,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侯。上帝要以色列人在夜間慶祝逾越節,因在這個月的一個夜晚上帝救他們出了埃及。以色列人一年有三次要朝見上帝守節,就是逾越節(包含無酵節)、七七節、住棚節 。根據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的記載,逾越節和無酵餅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期,無酵餅節通常在逾越節後才舉行,但申命記將這兩個節期放在一起慶祝。以後猶太人就把這兩個節期當作一個,並交替使用這兩個名稱。此節期對以色列人來說象徵了上帝的救贖和希望,是慶賀以色列民重獲自由。
二、守逾越節的指引(十六2〜7)
守逾越節有什麼指引?本段有三個「要」:
1「要」獻逾越節的祭(2節),說明逾越節的性質是獻感恩的平安祭,指宰殺祭牲,通常包括敬拜者在上帝面前吃喝、在此指逾越節晚餐。「逾越節獻祭」是出埃及記的用語(出十二27,三十四25),而其他經文用較中性的宰殺逾越節羊羔(出十二6、21)。
2「要」吃無酵餅七日(3節),「無酵餅」(massot)又稱作「困苦餅」,說明無酵餅一方面象徵以色列民匆促離開埃及,另一方面也是記念在埃及的困苦歲月「匆忙」,不僅指行動「匆忙」,更有内心「焦慮」之意。
3「要」把肉烤來吃(7節),要完成逾越節的獻祭。
除了三個「要」,本段亦有三個「不可」:
1.逾越節的方式:所有祭肉不可和有酵的東西一起吃(3節),以紀念「匆忙」出離埃及,來不及讓麵棚發酵(出十二14〜20・39)。
2.守逾越節的時間:祭肉一點也不可留到早晨(4節),這是比照平安祭給祭司的規定「為感謝而獻的平安祭的肉,要在當天吃,一點不可留到早晨(利七15)。
3.守逾越節的地點:不可在自己的城中獻逾越節的祭(5節),再度強調這是朝聖的節期,要在上帝所揀選立他名居所的地方(即「聖所」)獻祭,與眾民一同吃喝祭物,享受約中的團契。此外,以色列「全境内七天之内都不可有酵」(4節),不只適用於來守節,連全國各地各人的家中也要如此。因此守節的精神影響所有以色列人。他們要在聖所的地方,等過完除酵節,參加完嚴肅會才啟程回家(8節)。
三、守除酵節的命令(十六8)
除酵節第七日有聚會,可視作「閉會禮」。這是整個逾越節期的第八天(民二十八25),與節期的第一天一樣有聖會(民二十八18),這一天的工都不可作。用六天
加一天來表達七天節慶,是刻意用第七日要遵守節期的規定。這些聖會都在雅偉所揀選立他名的聖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