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帝的眼光看教會】
王武聰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1:1-9
引言:
1.你用什麼眼光看教會呢?當你看到教會的問題、困難,有些無法認同的事情時,你的反應如何?
2.感謝上帝在我們建堂過程,給我們許多超過所求所想的恩典,我們即將歡喜進入新堂。然而進入後,你一定會發現設計上的不足,施工上的瑕疵,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們該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呢?
3.哥林多教會是典型問題重重的教會:人才濟濟學問口才俱佳卻結黨分派、生命出現問題、生活腐敗沒見證、信徒彼此相爭、互相控告、屬靈恩賜顯著卻帶來教會的混亂,神學觀點不同、產生教會路線之爭,信仰見解分歧、互相對立…等等。
4.為何保羅仍然為這間問題教會感恩?並且稱這教會的信徒為聖徒?保羅如何面對這間問題重重的教會呢?
5.這季主日信息,我們將從哥林多前書坦然來面對教會已有或可能發生的問題,好讓我們一起將有諸多問題的教會建造成榮耀的教會。
一、教會是什麼?
|
保羅心目中的教會是什麼?他想到的是誰?他如何看教會呢? |
1.
|
教會是由一群蒙召的人組成的團體
在保羅心目中教會乃是「在基督裡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換句話說,教會乃是回應呼召,承認耶穌基督為主,求告主名,與上帝建立關係的人,他們住在哥林多,也分散在世界各地;因此,教會有地方性,同時也是普世性。而「蒙召作聖徒的」不是因他們聖潔配稱為聖,反而是因不潔,藉耶穌的救贖,罪得赦免,才稱義成聖。正如舊約時代,以色列百姓背逆犯罪污穢,但上帝揀選他們作「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19:6)。 |
2.
|
教會是「上帝的教會」
這些本是污穢的罪人蒙召作聖徒,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成為上帝家裡的人,所建造的教會不是「你的教會」「我的教會」「他們的教會」,而是「上帝的教會」。教會既是上帝的,我們看教會就不能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而是要從上帝的眼光來看,而處理教會的問題也不能單從教會的現象、人的問題著手,而是要從教會的本質,上帝的心意著手。因此我們不是看到教會裡人的不完全而沮喪失望,反而要為上帝在不完全的教會的作為而感恩,這就是為什麼保羅仍然為問題重重的哥林多教會感恩的原因。 |
二、從上帝的眼光看教會-保羅在哥林多教會看見上帝的作為
|
你在教會中看到什麼?看到教會的問題?還是上帝的恩典?通常我們一提到哥林多教會,都會認為這教會亂七八糟、道德敗壞、一無是處、問題重重,然而從上帝的眼光來看教會,保羅卻看到上帝在哥林多人身上的工作,並且深深的為哥林多教會感謝上帝。
哥林多前書1:4-7「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 神,因 神在基督耶穌裏所賜給你們的恩惠;又因你們在他裏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正如我為基督作的見證,在你們心裏得以堅固,以致你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保羅為哥林多人感謝上帝,因為他看見上帝在哥林多人身上諸多的恩典,這些恩典包括: |
|
創世記50:24-25「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 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 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 |
1. |
「凡事富足」:哥林多是典型的商業城,信徒必定很多是做生意、經營事業的,上帝賞賜他們事業興旺、凡事富足,使他們贏得社會上的聲譽。 |
2. |
「口才知識都全備」:「口才與知識」不斷在哥林多前後書出現,這是在希臘文化中哲人的特徵,是哥林多人非常渴慕追求、看重的,而上帝全都賜給他們,使他們贏得文化上的肯定。 |
3. |
「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在哥林多教會聖靈的恩膏也很強,他們擁有各種屬靈的恩賜,以致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使他們贏得教會界的羨慕。
或許我們會認為哥林多教會這麼多問題,怎麼會是上帝的恩典呢?教會這麼亂,哪有可能是聖靈的恩賜呢?這是他們自己的才能、口才、知識吧!然而保羅卻斬釘截鐵的說這些恩典全都是上帝的賞賜,在保羅看來,哥林多人得到口才、知識和屬靈恩賜,不只證明他們是有上帝聖靈的人,更證明保羅所傳的福音是真的,因為恩賜是上帝救恩的印證。 |
三、從教會的本質處理教會的問題-避免在恩典中墮落
|
保羅為哥林多教會感恩,不表示教會沒問題,或要掩飾問題,更不表示贊同他們的所作所為。哥林多教會的問題在哪裡?很諷刺的哥林多教會最大的問題,竟然出在保羅為他們感謝上帝的事:「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他們的富足本是上帝的祝福,現在反而成為他們的問題,他們的問題不是沒經歷上帝的恩典,而是不知如何正當運用上帝所賜下的屬靈財富,哥林多教會的問題不是恩賜的問題,而是運用的問題,他們當中充滿屬靈暴發戶的心態:驕傲自大、競爭比較、自以為是、輕看別人、批評論斷。因此保羅在為哥林多教會感恩之際,緊接著勉勵他們「…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他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 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他所召,好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林前1:7-9)意思是:上帝呼召世人的目的,是要我們與人分享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一切,祂不要我們以得到恩賜為滿足,而是要在生活中定睛在耶穌基督再來時所帶來的完滿救贖,依靠祂的恩典和能力,達到「無可責備」的境界。恩賜是上帝救恩的印證,所以恩賜雖好,卻不是信仰追求之最終目的,在主再來時「聖潔無暇」,才是信徒得救恩的真正高峰。 |
|
綜觀保羅如何面對哥林多教會的諸多問題: |
1. |
他先為信徒獻上感恩:不要看見教會的問題就否定上帝的作為,當我們看見教會問題,卻仍定睛在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身上時,即使在不完全的信徒身上,我們還是可以為上帝的信實感恩。 |
2. |
他期待等候信徒的成長:不要看見教會的軟弱就失望離開,保羅感恩的同時,他期待等候信徒在主耶穌再來時可以無可責備,若說保羅對這個教會是有所寄望的話,他的盼望不在於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而是在於主耶穌基督的作為。 |
|
保羅之所以面對問題重重教會仍然充滿感恩和期待,乃在於他不是以第三者旁觀的角度看教會,而是以屬靈的父親、為父的心從上帝的眼光來看上帝家裡的兒女所發生的問題。不同的角度,當然產生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態度必然帶來不同的結果。求主幫助我們也能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屬於上帝的忠孝路教會。 |
|
結論分享: |
1. |
你在忠孝路教會看見什麼上帝的作為? |
2. |
你看見忠孝路教會還有哪些成長空間,我可以做什麼? |
【蒙恩得救見證】
(放在信仰分享中)
劉芳晴
一、信主前的光景
在信主之前,我覺得自己一個人要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必須靠著自己來決定與實踐自己的夢想與未來方向的人,內心存在著莫名的疑懼,但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以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常常忽略掉了很多人對我的支持及愛的感受。
二、信主時的經過
幸運的是家裡的大姐是基督徒,且透過朋友的推薦我成為『約爾.奧斯汀』的忠實網路觀眾,從觀看約爾牧師的節目裡,我獲得了很大的力量與信心。但真正的改變是由姐姐帶著我禱告,然後開始讀國際基甸會的聖經開始。
三、信主後的改變
第一個最大的改變,是我內心裡有著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平安,且我能將生命的主權全然地交托給我們的天父『上帝-耶和華』,我能全心地感受到主對我的愛與教導,且祂在我生命裡開始所行的奇異大能,每一天我都充滿著信心,全新地感受著人、環境、事物的美好與連結,且充滿著無限的感恩。期待你們也能透過主重新認識自己,展開嶄新的生活。
【成長班的學習見證】
張青青姐妹
一、我在成長班前的生活樣貌
記得剛開始看到週報上寫著第二屆成長班及成長營的相關消息,心裡很興奮及期待不曉得自己何時才能參加此課程,感謝上帝的安排,讓我如願參加到第三屆成長營及成長班。
二、我在成長班過成中蒙受的恩典,改變與信仰告白
感謝神讓我參加十週的成長班,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第四課靈修生活,信德傳道帶我們練習及教導詩篇23篇的應用,讓我瞭解如何靈修並且實地去操練讀神的話語及親近神。
三、我在成長班過程中禱告蒙應允的經驗
在12月份的某個週日下午看了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的聖誕節影片,最終結局是,年老的爸爸和多年失聯及誤會很深的中年女兒團契,相聚時解開了多年對爸爸的誤會,爸爸說你是我最愛的女兒,女兒也回應爸爸說我愛你爸爸。當下我非常受感動這一幕,羨慕這個女兒有個深愛她的父親,其實我心裡很羨慕也很渴望有這樣的親情,當影片結束並擦乾眼淚,正要收拾東西時,電話聲響了,是很久沒聯絡的家人,我的大姐打來說:我們快到了,真的嚇我一跳,怎麼沒事先通知我就來了,但我是很感動的心裡砰砰跳,聽到車上還坐著爸爸、媽媽、姐姐、弟弟,真的這時間點也太巧了,感謝上帝祢聽到了我的聲音,我真的超級感動流淚,但我還要繼續的經歷禱告蒙應允的經驗,感謝主。
四、我完成了成長班之後,對個人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與新的立志
長久以來我一直聽到要靈修、要讀聖經、要禱告,我非常清楚知道,但一直遲遲未做到,上了成長班後,讓我開始有靈修的生活,讀聖經也比以前暸解,禱告時間增加了,成長班的上課講義內容很棒、很受用,我會再複習繼續讀並保存起來。在此深深向我的成長班講師曾仁杰牧師、師母及信德傳道表示感謝,你們辛苦了,你們的用心、所付出的時間、精神、體力、金錢及對耶穌那份單純的愛,我看到,也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