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8:26-40
引言:
1.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最後的一段話帶給我們的省思是什麼?
2. 非洲埃提阿伯女王(伊索匹亞)手下有權又有錢的太監迢迢千里來耶路撒冷尋求什麼?
3. 腓利為何放下手邊忙碌的事奉?如何順服聖靈的引導來到曠野向太監談道?
一、 賈伯斯最後一段話的省思
1. 賈伯斯坦言他達到商業世界成功的頂點,他的人生是典型成功的縮影,但躺在病床上,面對死亡,他引以為傲的財富、被認同等等,都完全沒有意義。
馬太福音16:26「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2. 上帝賜給人「感覺」(感官),讓我們能在心中感受到愛,我所贏得的財富,在我死後並不能帶走,我能帶走的只有充滿回憶的愛,這才是真正的富足。
約翰一書4:11-12「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
3. 這世界最貴的床是病床,你可以用錢雇人為你做任何事情,但沒有人可以替你生病,物質的東西不見了可以再得到,唯獨失去生命就不可能再得到。人終有閉幕的時候,為了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夥伴,請好好珍惜,請好好照顧自己。
約翰福音10:10「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二、 埃提阿伯女王的太監尋道之旅
1. 他是個有權又有錢的人。
使徒行傳8: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賽18:1)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
2. 他上耶路撒冷禮拜,渴望上帝的話。
使徒行傳8:27-28「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3. 他坦承承認自己的無知,有謙卑受教的心。
使徒行傳8:30-31「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裡,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4. 他渴望認識先知以賽亞書中這位「受苦的僕人」。
使徒行傳8:32-34「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是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5. 他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立刻要求受洗歸主。
使徒行傳8:36-38「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有古卷在此有: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腓利就給他施洗。」
6. 他信主受洗後歡歡喜喜心滿意足回去了。
使徒行傳8:39「從水裡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
三、 腓利順服聖靈引導的個人談道
(一) 搶救靈魂第一優先
1. 腓利沒有因許多撒瑪利亞人信主而滿足,他一聽到聖靈要他前往迦薩路上的曠野,他馬上放下手邊忙碌的牧會工作,前往曠野向太監個人談道。
2. 基督徒最大的喜樂是引人歸主,看見人因著基督的福音,生命被改變。(路加15章失而復得的喜樂)
3. 不是上帝不復興台灣教會,而是上帝在等候我們是否預備好承受復興的來到。
4. 你預備好成為屬靈的奶媽嗎?
(二) 聖靈感動態度積極
1. 當你對人靈魂得救有負担時,上帝就將那些需要福音的人帶到你的身旁。
2. 當你開始為身旁需要福音的人禱告時,聖靈就會在他們心中進行鬆土的工作。
3. 當聖靈感動你打電話關心或探訪某人時,你必須要馬上行動,因那往往就是上帝的時候。
(三) 傾聽心事陪伴同行
1. 傳福音重要的不是「講」,而是「聽」。
2. 聽出需要後,要付出代價陪伴同行。
3. 陪伴一段時間取得對方的信任,他才會進一步把心事告訴你。
(四) 瞭解需要介紹耶穌
1. 瞭解人的困難需要後,你可以將人直接帶到耶穌面前,而不是只介紹他去教會。
2. 從他所拜卻不明白的,向他介紹基督教信仰,如同保羅從雅典人所拜的「未識之神」,介紹創造天地的獨一真神。
3. 我們可以從台灣民間信仰的觀念談進福音信息:
a.從「普渡眾生」談「上帝的心意」
b.從「害怕鬼神」談「耶穌的大能」
c.從「收驚解厄」談「信耶穌有平安」
d.從「行善積德」談「得救之道」
e.從「動物牲禮」談「贖罪之道」
f.從「祭祖」 談「認祖歸宗敬拜真神」
g.從「輪迴」 談「信耶穌得永生」
h.從「算命」 談「改變生命的主」
4. 從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向他作見証,介紹耶穌。
(五) 邀請決志受洗歸主
1. 給予恩典的機會,鼓勵邀請耶穌進入心中,勇敢邀請決志禱告。
2. 有許多人如同太監處於心靈的曠野,當他們嚐試邀請耶穌進入心中,他們會經歷到滿足的喜樂。
馬可16:20「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