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為主閃亮】
曾仁杰牧師
經文:太五:13-16壹、引言 如果要請您用一個字來形容過去的一年,您會想到什麼?有人說:貪、黑、髒、亂、忙…。因為這些字確實能表達出是和我們過去一年的生活上有息息相關。但是不論如何,過去的一年,我們要如保羅所說的:「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並要在耶穌基督裏,天天成為新造的人。 因此,新的一年您期待有嶄新、不一樣的開始嗎?今年您打算怎樣過生活呢?是否在我們的群體間可以用一個字來成為我們今年度共同努力的目標呢?我想到個字:「閃」shine…這個閃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耶穌基督。 這也是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個耳熟能詳,非常淺顯易懂「我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的經文,彼此提醒、互相勉勵,使我們在今年一開始就願意來到上帝面前,重新立下心志,讓我們一整年的生活目標與生活的方式、態度都能行在上帝的心意,能為主閃亮發光。 這段經文是耶穌基督在呼召門徒起來跟隨祂不久之後,第一次開口教導門徒的記載。耶穌在山上對門徒闡明上帝國度新生活的準則,宣告上帝國度的心意,並讓門徒對於上帝心意的認識不僅僅只有在知道的概念上,而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彰顯出榮耀上帝的好見證。 此處經文在其他共觀福音書也都有出現過,是共觀福音書作者一致所強調與重視的,(可九:50,路十四:34-35)。可見這段經文對每個基督徒一定有相當的重要性,也是每一位承認耶穌基督是主的基督徒都應當去實踐的事。 首先我們要來思考為何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而不說你們是世上的蜂蜜或葡萄酒,還是橄欖油?至少價錢應該會比鹽好一點,也比較受眾人喜歡。究竟主耶穌口中所說我們是世上的鹽和光對我們有甚麼特別的涵義與提醒? 貳、本文 一、光和鹽的作用與功能 A關於鹽的用途:
B關於光的作用
不論是光或鹽,都是在強調它的本質與其功能性,這要表達的概念與屬靈的意義:基督徒雖然不是光或鹽,但是生命中都應該能反應出光與鹽的特質與作用,使人可以明顯感受得到與這世界不同的生命品格與內涵,是對別人的生命有益處且是有正面影響力的能量。 二、如何散發光和鹽的影響力 1. 生命讓人感受主愛 愛是從有人類的歷史以來,最能吸引人、最有感染力、最具戲劇性,能改變人生命的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它很可能不是光鮮亮麗的呈現,也可能它不是很容易讓人看見,然而這股無形力量的威力大到不僅讓人強烈感受得到,甚至可以震撼世人的心。 也就是說凡屬於上帝的兒女,他的生命裏頭充滿著耶穌基督愛的同在,自然就應當會結出聖靈的果子,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的新性情」。(加五:22-23)。 生命中有上帝的愛,才有能力成為和平的使者,口裡能說出使人和睦,造就、鼓勵人的話語,創造祥和的生活環境,使人體驗得到在地如在天美好的境界。(太五: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詩一百卅三:1)「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現階段我們國家與整個社會的氛圍,最欠缺的就是能使人彼此相愛,和平共處的那一股愛的力量,若沒有和睦共處,怎能繼續向前邁進,所謂:「家和萬事興」。台灣的政治文化與社會的生態,一定要有所改變,否則未來誰來執政,誰當總統都一樣,只有兩個字:完蛋! 今年元旦馬總統的文告中特別提到要化解,感謝主!我覺得馬總統能知道要化解是一件好事,但我認為這還不夠,此階段的台灣不僅是要去化解整個對立、仇視的局面,而是應該要更努力使族群、政黨之間能彼此相愛、和睦共處,台灣已經沒有本錢再分裂。 因此,每一個跟隨耶穌基督的人,若是能散發出生命應當有的基督耶穌的愛與屬靈的影響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話,一個為善的意念,群體之間絕對不會容許有分裂、對立,勾心鬥角、以惡報惡,破壞群體合一的事,而這樣的群體所發出的果效與層面,肯定是無遠弗屆。 2. 活著讓人看見希望 這並不是說要你故意在人的面前做好事,為要得到人的稱讚,也不是要你在做好事之前,先叫人敲鑼打鼓,大肆張揚,為了讓人看見自己有多棒。 而是我們能為主活出生命的見證,活出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讓人能看見我們這原本不配的,極其軟弱、缺乏的,如今都因著耶穌得到剛強、豐盛、富足,讓人看見了原來人生的希望就在耶穌基督裏。 上週一~三教牧同工到台北參加多媒體與教會增長的研習會,這個研習會共有全國一千五百多位牧者與教會領袖參加。當我們參加到第二天時候,會場來了一個和我一樣很另類的牧師,他就坐在我的正前面,我告訴信德和述哲傳道說,他以前曾和我關在同一個監獄,同一個工廠,還同一間舍房。 今日我們在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裏,成為新造的人,也成為上帝手中的器皿。我們都知道不是我們配得,更不是自己有什麼才能,這一切乃是大發憐憫與慈愛的天父,使我們能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我們要有異象與使命,不能再漫不經心,更不能苟延殘喘的活下去。我們不可能期待生命活得精彩,卻不願意為主而活;我們不可能渴望被上帝使用,卻不好好讀經、禱告,專心尋求上帝,我們更不可能盼望看到世界改變而自己的生活卻隨隨便便,不願意按著上帝的心意而行。 我們不能希望教會成為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而自己卻又不願為主興起、發光,讓人藉由你生命的見證、分享、服事而看見希望。馬丁路德說:「一個基督徒若不能成為一座燈塔,也要成為一根蠟燭。」。不管大光小光,總要發光,照亮黑暗的罪惡世界,讓迷失在虛幻世界而走不出的人,看得到希望之光,看到人生正確的方向。 3. 凡事讓人榮耀天父 不管在教會、家庭、工作職場,在我們身所處的每一個地方,不管您和什麼樣的人接觸,不論在做任何的事情,都為了要讓人有機會因著您而認識天父,榮耀祂的聖尊名。 在這迷惘的都市叢林中,我們不能像隻現代版的變色龍,可以隨時變裝,變來變去;在教會群體中顯出道貌岸然,極為虔誠的基督徒樣式,而在教會之外的群體,則變得像隻凶惡的虎豹豺狼,到處尋找可吞吃的人。 被世界的神弄瞎心眼,唯利是圖,喪盡道德與良知,踩傷了別人的肩膀,還不覺得自己有多麼重。甚至在面對忽然間而來的逼迫、困苦、艱難時,徹底把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尊名完全丟棄了。 舊約聖經但以理書紀載著四位令我們欽佩的人物: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他們原是猶大族的宗室貴冑,被擄到巴比倫。當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要將他所用的膳食和酒賜給他們時,但以理立志保守聖潔,就請求官長容許他不玷污自己,不享用尼布甲尼撒的飲食。 他們為信仰不以性命為念,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寧願被丟進火窯,也決不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所利的金像;但以理則冒著被丟進獅子坑的危險,也要照常像耶和華禱告。 結果,他們非凡的心志,讓上帝榮耀的名得以彰顯。哈拿尼雅三人在火窯中仍得存活,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知道他們所信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除祂以外沒有別的神可以這樣施行拯救。而但以理在獅子坑中也沒有受傷,同樣使瑪代王族大利烏王認識但以理所信的上帝,能保守祂的僕人平安。 我們的生活可能非常平凡,未必有轟轟烈烈的神蹟發生在我們身上,讓人看見就立刻讚嘆上帝偉大的大作為。但是我們不能沒有像但以理和他們這群愛主、敬畏主,即便隨時會犧牲性命,都秉持著忠心至死的決心,活出榮耀上帝的見證。 我全然的相信,今後若是我們每個人可以用一個認真的態度與決心來回應主,不論面對任何人都能勇敢的表明自己信仰的立場,人不能不尊重您的信仰,還會敬佩您這個人,歸榮耀給上帝。 (羅十四:7-8)「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腓一:20-21A)「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 三、我的座右銘-願一生成為主的光和鹽 當我講章預備到這裏的時候,我停頓了一段時間,實在不知接續該如何下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軟弱,常會把眼光會放在世界和人的身上,以致於信心不夠的我,更讓我有多次打退堂鼓的念頭。 於是我放下手邊的工作,再次向天父禱告,求主赦免我並給我更多的信心與堅定的勇氣,提醒自己這篇講道不單是講給別人聽而更是對我自己的心說話,讓我重新在上帝面前立約。 我求上帝帶領我到起初被耶穌拯救、蒙呼召的那一天,時時存著感激與甘心樂意,毫無保留獻上自己的心。讓我從今時直到年老體衰,見主面的那一天,眾人仍然可以感受到我跟隨主的心志沒有因為時間而走了調、變了味。 在我書房的書桌上,我曾放著自己曾感動的寫下幾個自我勉勵的字:「一息尚存,吾願足矣;若能耀主,死而無憾。」這是我起初蒙召回應上帝時,所寫的一段話,如今我要再次的宣告,且要永遠並時時的放在心中。 (腓二:15-16)「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生命極其有限,未來的人生要如何過,都在乎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可以代替您決定。您可以選擇隨波逐流,得過且過,但您也可決定從今日開始,好好的專心跟隨主,將自己表明出來,為主而活。 叁、結論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一個人不想死後就被人忘記,有兩件事必須做到,一、寫出值得一讀的書,二、活出值得一寫的事。」。 我們可能不會寫書,但是我們可以用生命來寫故事的人,是否您願意敞開心,讓主使用您、我的生命,一起來為祂寫出動人的故事,讓我們的生命因為耶穌一起而變為傳奇,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把看不到的希望變成為希望? 我所愛忠孝路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一起來吧!2015年的開始,讓我們一起為主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使祂藉著您也藉著我們這一個愛的群體,翻轉、改變這個國家,讓耶穌的聖名不僅在教會裏得到當得的榮耀,也在世界各處得到世人尊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