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週報
20141109週報
20141116週報
20141123週報
20141130週報
20141207週報
20141214週報
20141221週報
20141228週報
20150104週報
20150111週報
20150118週報
20150125週報
20150201週報
20150208週報
20150215週報
20150222週報
20150304週報
20150301週報
20150308週報
20150315週報
20150322週報
20150329週報
20150405週報
20150412週報
20150419週報
20150426週報
20150503週報
20150510週報
20150517週報
20150526週報
20150601週報
20150607週報
20150614週報
20150621週報
20150628週報
20150712週報
20150719週報
20150726週報
20150802週報
20150809週報
20150816週報
20150823週報
20150830週報
20150906週報
20150913週報
20150920週報
20150927週報
20151004週報
20151011週報
20151025週報
20151108週報
20151115週報
20141122週報
20151129週報
20121208週報
20151215週報
20151223週報
20151229週報
20160103週報
20160110週報
20160117週報
20160124週報
20160131週報
20160207週報
20160214週報
20160222週報
20160228週報
20160306週報
20160313週報
20160320週報
20160403週報
20160410週報
20160410週報
20160417週報
20160424週報
20160501週報
20160508週報
20160515週報
20160522週報
20160529週報
20160605週報
20160612週報
20160619週報
20160626週報
20160710週報
20160717週報
20160724週報
20160731週報
20160814週報
20160821週報
20160826週報
20160904週報
20160911週報
20160918週報
20160925週報
20161002週報
20161009週報
20161016週報
20161023週報
20161030週報
20161106週報
20161113週報
20161120週報
20161127週報
20161204週報
20161211週報
20161218週報
20161225週報
20170101週報
20170108週報
20170115週報
20170122週報
20170205週報
20170212週報
20170219週報
20170226週報
20170305週報
20170312週報
20170319週報
20170326週報
20170402週報
20170409週報
20170423週報
20170430週報
20170507週報
20170514週報
20170521週報
20170604週報
20170611週報
20170618週報
20170625週報
20170702週報
20170709週報
20170716週報
20170723週報
20170806週報
20170813週報
20170820週報
20170827週報
20170903週報
20170910週報
20170917週報
20170924週報
20171001週報
20171008週報
20171015週報
20171022週報
20171029週報
20171112週報
20171119週報
20171203週報
20171210週報
20171217週報
20171224週報
20171231週報
20180107週報
20180114週報
20180114週報
20180121週報
20180128週報
20180204週報
20180211週報
20180218週報
20180225週報
20180304週報
20180311週報
20180318週報
20180325週報
20180401週報
20180408週報
20180422週報
20180429週報
20180506週報
20180513週報
20180520週報
20180527週報
20180603週報
20180610週報
20180617週報
20180624週報
20180717週報
20180724週報
20180729週報
20180805週報
20180812週報
20180819週報
20180826週報
20180909週報
20180916週報
20180923週報
20180930週報
20181007週報
20181014週報
20181021週報
20181111週報
20181118週報
20181125週報
20181202週報
20181223週報
20181230週報
20190106週報
20190113週報
20190120週報
20190127週報
20190127週報
20190203週報
20190210週報
20190224週報
20190303週報
20190310週報
20190324週報
20190331週報
20190407週報
20190407週報
20190414週報
20190421週報
20190428週報
20190505週報
20190512週報
20190526週報
20190602週報
20190609週報
20190616週報
20190616週報
20190630週報
20190707週報
20190714週報
20190721週報
20190728週報
20190804週報
20190804週報
20190818週報
20190825週報
20190901週報
20190915週報
20190922週報
20190929週報
20191006週報
20191013週報
20191020週報
20191103週報
20191110週報
20191117週報
20191124週報
20191201週報
20191215週報
20200105週報
20200112週報
20200119週報
20200126週報
20200202週報
20200209週報
20200216週報
20200301週報
20200308週報
20200315週報
20200322週報
20200329週報
20200405週報
20200419週報
20200426週報
20200503週報
20200510週報
20200517週報
20200524週報
20200531週報
20200607週報
20200614週報
20200621週報
20200628週報
20200705週報
20200712週報
20200719週報
20200726週報
20200802週報
20200809週報
20200816週報
20200823週報
20200830週報
20200906週報
20200913週報
20200920週報
20200927週報
20201004週報
20201011週報
20201018週報
20201025週報
20201101週報
20201108週報
20201115週報
20201122週報
20201129週報
20201206週報
20201213週報
20201220週報
20201227週報
20210103週報
20210110週報
20210117週報
20210124週報
20210131牧師講道篇
20210207牧師講道篇
20210221牧師講道篇
20210228牧師講道篇
20210307牧師講道篇
20210314牧師講道篇
20210314牧師講道篇-2
20210314牧師講道篇-3
20210321牧師講道篇
20210328牧師講道篇
20210411牧師講道篇
20210418牧師講道篇
20210425牧師講道篇
20210502牧師講道篇
20210516牧師講道篇
20210523牧師講道篇
20210530牧師講道篇
20210606牧師講道篇
20210613牧師講道篇
20210620牧師講道篇
20210704牧師講道篇
20210627牧師講道篇
20210711牧師講道篇
20210718牧師講道篇
20210725牧師講道篇
20210801牧師講道篇
20210808牧師講道篇
20210815牧師講道篇
20210822牧師講道篇
20210829牧師講道篇
20210905牧師講道篇
20210912牧師講道篇
20210919牧師講道篇
20210926牧師講道篇
20211003牧師講道篇
20211010牧師講道篇
20211017牧師講道篇
20211024牧師講道篇
20211031牧師講道篇
20211107牧師講道篇
20211114牧師講道篇
20211121牧師講道篇
20211128牧師講道篇
20211205牧師講道篇
20211219牧師講道篇
20211226牧師講道篇
20220102牧師講道篇
20220109牧師講道篇
20220116牧師講道篇
20220123牧師講道篇
20220130牧師講道篇
20220213牧師講道篇
20220220牧師講道篇
20220227牧師講道篇
20220306牧師講道篇
20220313牧師講道篇
20220320牧師講道篇
20220403牧師講道篇
20220410牧師講道篇
20220424牧師講道篇
20220508牧師講道篇
20220417牧師講道篇
20220515牧師講道篇
20220529牧師講道篇
20220605牧師講道篇
20220612牧師講道篇
20220619牧師講道篇
20220626牧師講道篇
20220710牧師講道篇
20220717牧師講道篇
20220724牧師講道篇
20220731牧師講道篇
20220807牧師講道篇
20220814牧師講道篇
20220821牧師講道篇
20220828牧師講道篇
20220904牧師講道篇
20220911牧師講道篇
20220918牧師講道篇
20220925牧師講道篇
20221002牧師講道篇
20221009牧師講道篇
20221016牧師講道篇
20221023牧師講道篇
20221030牧師講道篇
20221106牧師講道篇
20221113牧師講道篇
20221120牧師講道篇
20221127牧師講道篇
20221204牧師講道篇
20221211牧師講道篇
20221218牧師講道篇
20221225牧師講道篇
20230101牧師講道篇
20230108牧師講道篇
20230115牧師講道篇
20230122牧師講道篇
20230205牧師講道篇
20230212牧師講道篇
20230219牧師講道篇
20230305牧師講道篇
20230312牧師講道篇
20230319牧師講道篇
20230326牧師講道篇
 
【願為主閃亮】
曾仁杰牧師
經文:太五:13-16

壹、引言

 如果要請您用一個字來形容過去的一年,您會想到什麼?有人說:貪、黑、髒、亂、忙…。因為這些字確實能表達出是和我們過去一年的生活上有息息相關。但是不論如何,過去的一年,我們要如保羅所說的:「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並要在耶穌基督裏,天天成為新造的人。

 因此,新的一年您期待有嶄新、不一樣的開始嗎?今年您打算怎樣過生活呢?是否在我們的群體間可以用一個字來成為我們今年度共同努力的目標呢?我想到個字:「閃」shine…這個閃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耶穌基督。

 這也是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個耳熟能詳,非常淺顯易懂「我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的經文,彼此提醒、互相勉勵,使我們在今年一開始就願意來到上帝面前,重新立下心志,讓我們一整年的生活目標與生活的方式、態度都能行在上帝的心意,能為主閃亮發光。

 這段經文是耶穌基督在呼召門徒起來跟隨祂不久之後,第一次開口教導門徒的記載。耶穌在山上對門徒闡明上帝國度新生活的準則,宣告上帝國度的心意,並讓門徒對於上帝心意的認識不僅僅只有在知道的概念上,而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彰顯出榮耀上帝的好見證。

 此處經文在其他共觀福音書也都有出現過,是共觀福音書作者一致所強調與重視的,(可九:50,路十四:34-35)。可見這段經文對每個基督徒一定有相當的重要性,也是每一位承認耶穌基督是主的基督徒都應當去實踐的事。

 首先我們要來思考為何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而不說你們是世上的蜂蜜或葡萄酒,還是橄欖油?至少價錢應該會比鹽好一點,也比較受眾人喜歡。究竟主耶穌口中所說我們是世上的鹽和光對我們有甚麼特別的涵義與提醒?


貳、本文
一、光和鹽的作用與功能
A關於鹽的用途:

(1) 鹽與「純潔有關」。羅馬人認為:鹽是萬物中最潔淨的,因它是從最純淨的兩種東西太陽與海水而來,而猶太人也會在一日的末了獻鹽為祭。
(2) 古代的世界鹽是最普通的「防腐劑」,過去的人沒有冰箱可以使用,要保存東西免致腐壞,唯一的方式就是鹽。(民十八:19)說明上帝與人立約的鹽,代表不會變壞也不會變質的意思。
(3) 鹽最廣大最明顯的特質,「是可以調味」。沒有鹽的食物就沒有滋味,甚至成了令人生厭的東西,但是也不能放入太多,否則就難以下嚥。(西四:6)「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在的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以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B關於光的作用
(1) 光輝最主要的是「被人看見」。耶穌說點燈不是要放在斗底隱藏的。代表一個基督徒生命的見證應該是讓人可以看得見的,而且不是只有在教會內才讓人看得見,乃是在我們所處的每一個場所。
(2) 光是「一種指引」。在任何江河的港口或機場,我們都可以看見有一列燈光在跑道,或在高處的燈塔上作記號,使船隻、飛機得以安全的駛入。
(3) 光時常可以當作「警戒主的記號」。當前面有危險的時候,它警告我們停止。有時候基督徒的責任就是把必需的警戒帶給他的同胞。
(4) 光能「驅走黑暗」,可以把人性最醜陋的一面顯露出來。(約八:12,九:5)主耶穌說自己是世界的光,跟從他的人,就不在黑暗裏走,必得著生命的光。也是就當耶穌進入人的生命之後,人會被這個愛的光吸引,生命得見光明。(約十二: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

 不論是光或鹽,都是在強調它的本質與其功能性,這要表達的概念與屬靈的意義:基督徒雖然不是光或鹽,但是生命中都應該能反應出光與鹽的特質與作用,使人可以明顯感受得到與這世界不同的生命品格與內涵,是對別人的生命有益處且是有正面影響力的能量。


二、如何散發光和鹽的影響力
1. 生命讓人感受主愛

 愛是從有人類的歷史以來,最能吸引人、最有感染力、最具戲劇性,能改變人生命的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它很可能不是光鮮亮麗的呈現,也可能它不是很容易讓人看見,然而這股無形力量的威力大到不僅讓人強烈感受得到,甚至可以震撼世人的心。

 也就是說凡屬於上帝的兒女,他的生命裏頭充滿著耶穌基督愛的同在,自然就應當會結出聖靈的果子,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的新性情」。(加五:22-23)。

 生命中有上帝的愛,才有能力成為和平的使者,口裡能說出使人和睦,造就、鼓勵人的話語,創造祥和的生活環境,使人體驗得到在地如在天美好的境界。(太五: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詩一百卅三:1)「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現階段我們國家與整個社會的氛圍,最欠缺的就是能使人彼此相愛,和平共處的那一股愛的力量,若沒有和睦共處,怎能繼續向前邁進,所謂:「家和萬事興」。台灣的政治文化與社會的生態,一定要有所改變,否則未來誰來執政,誰當總統都一樣,只有兩個字:完蛋!

 今年元旦馬總統的文告中特別提到要化解,感謝主!我覺得馬總統能知道要化解是一件好事,但我認為這還不夠,此階段的台灣不僅是要去化解整個對立、仇視的局面,而是應該要更努力使族群、政黨之間能彼此相愛、和睦共處,台灣已經沒有本錢再分裂。

 因此,每一個跟隨耶穌基督的人,若是能散發出生命應當有的基督耶穌的愛與屬靈的影響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話,一個為善的意念,群體之間絕對不會容許有分裂、對立,勾心鬥角、以惡報惡,破壞群體合一的事,而這樣的群體所發出的果效與層面,肯定是無遠弗屆。

2. 活著讓人看見希望
 這並不是說要你故意在人的面前做好事,為要得到人的稱讚,也不是要你在做好事之前,先叫人敲鑼打鼓,大肆張揚,為了讓人看見自己有多棒。

 而是我們能為主活出生命的見證,活出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讓人能看見我們這原本不配的,極其軟弱、缺乏的,如今都因著耶穌得到剛強、豐盛、富足,讓人看見了原來人生的希望就在耶穌基督裏。

 上週一~三教牧同工到台北參加多媒體與教會增長的研習會,這個研習會共有全國一千五百多位牧者與教會領袖參加。當我們參加到第二天時候,會場來了一個和我一樣很另類的牧師,他就坐在我的正前面,我告訴信德和述哲傳道說,他以前曾和我關在同一個監獄,同一個工廠,還同一間舍房。

 今日我們在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裏,成為新造的人,也成為上帝手中的器皿。我們都知道不是我們配得,更不是自己有什麼才能,這一切乃是大發憐憫與慈愛的天父,使我們能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我們要有異象與使命,不能再漫不經心,更不能苟延殘喘的活下去。我們不可能期待生命活得精彩,卻不願意為主而活;我們不可能渴望被上帝使用,卻不好好讀經、禱告,專心尋求上帝,我們更不可能盼望看到世界改變而自己的生活卻隨隨便便,不願意按著上帝的心意而行。

 我們不能希望教會成為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而自己卻又不願為主興起、發光,讓人藉由你生命的見證、分享、服事而看見希望。馬丁路德說:「一個基督徒若不能成為一座燈塔,也要成為一根蠟燭。」。不管大光小光,總要發光,照亮黑暗的罪惡世界,讓迷失在虛幻世界而走不出的人,看得到希望之光,看到人生正確的方向。

3. 凡事讓人榮耀天父
 不管在教會、家庭、工作職場,在我們身所處的每一個地方,不管您和什麼樣的人接觸,不論在做任何的事情,都為了要讓人有機會因著您而認識天父,榮耀祂的聖尊名。

 在這迷惘的都市叢林中,我們不能像隻現代版的變色龍,可以隨時變裝,變來變去;在教會群體中顯出道貌岸然,極為虔誠的基督徒樣式,而在教會之外的群體,則變得像隻凶惡的虎豹豺狼,到處尋找可吞吃的人。

 被世界的神弄瞎心眼,唯利是圖,喪盡道德與良知,踩傷了別人的肩膀,還不覺得自己有多麼重。甚至在面對忽然間而來的逼迫、困苦、艱難時,徹底把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尊名完全丟棄了。

 舊約聖經但以理書紀載著四位令我們欽佩的人物: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他們原是猶大族的宗室貴冑,被擄到巴比倫。當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要將他所用的膳食和酒賜給他們時,但以理立志保守聖潔,就請求官長容許他不玷污自己,不享用尼布甲尼撒的飲食。

 他們為信仰不以性命為念,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寧願被丟進火窯,也決不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所利的金像;但以理則冒著被丟進獅子坑的危險,也要照常像耶和華禱告。

 結果,他們非凡的心志,讓上帝榮耀的名得以彰顯。哈拿尼雅三人在火窯中仍得存活,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知道他們所信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除祂以外沒有別的神可以這樣施行拯救。而但以理在獅子坑中也沒有受傷,同樣使瑪代王族大利烏王認識但以理所信的上帝,能保守祂的僕人平安。

 我們的生活可能非常平凡,未必有轟轟烈烈的神蹟發生在我們身上,讓人看見就立刻讚嘆上帝偉大的大作為。但是我們不能沒有像但以理和他們這群愛主、敬畏主,即便隨時會犧牲性命,都秉持著忠心至死的決心,活出榮耀上帝的見證。

 我全然的相信,今後若是我們每個人可以用一個認真的態度與決心來回應主,不論面對任何人都能勇敢的表明自己信仰的立場,人不能不尊重您的信仰,還會敬佩您這個人,歸榮耀給上帝。

 (羅十四:7-8)「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腓一:20-21A)「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


三、我的座右銘-願一生成為主的光和鹽
 當我講章預備到這裏的時候,我停頓了一段時間,實在不知接續該如何下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軟弱,常會把眼光會放在世界和人的身上,以致於信心不夠的我,更讓我有多次打退堂鼓的念頭。

 於是我放下手邊的工作,再次向天父禱告,求主赦免我並給我更多的信心與堅定的勇氣,提醒自己這篇講道不單是講給別人聽而更是對我自己的心說話,讓我重新在上帝面前立約。

 我求上帝帶領我到起初被耶穌拯救、蒙呼召的那一天,時時存著感激與甘心樂意,毫無保留獻上自己的心。讓我從今時直到年老體衰,見主面的那一天,眾人仍然可以感受到我跟隨主的心志沒有因為時間而走了調、變了味。

 在我書房的書桌上,我曾放著自己曾感動的寫下幾個自我勉勵的字:「一息尚存,吾願足矣;若能耀主,死而無憾。」這是我起初蒙召回應上帝時,所寫的一段話,如今我要再次的宣告,且要永遠並時時的放在心中。

 (腓二:15-16)「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生命極其有限,未來的人生要如何過,都在乎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可以代替您決定。您可以選擇隨波逐流,得過且過,但您也可決定從今日開始,好好的專心跟隨主,將自己表明出來,為主而活。



叁、結論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一個人不想死後就被人忘記,有兩件事必須做到,一、寫出值得一讀的書,二、活出值得一寫的事。」。

 我們可能不會寫書,但是我們可以用生命來寫故事的人,是否您願意敞開心,讓主使用您、我的生命,一起來為祂寫出動人的故事,讓我們的生命因為耶穌一起而變為傳奇,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把看不到的希望變成為希望?

 我所愛忠孝路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一起來吧!2015年的開始,讓我們一起為主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使祂藉著您也藉著我們這一個愛的群體,翻轉、改變這個國家,讓耶穌的聖名不僅在教會裏得到當得的榮耀,也在世界各處得到世人尊崇。